“以前去镇政府扫描上传票据,要拿一个大袋子装,现在只需要一个文件袋就够了。后台审核也很快,有时候甚至人还在那,到账短信就收到了。”谈起“三资”报账近期的变化,乐山市夹江县甘江镇弱漹村报账人员笑着说。
甘江镇滨河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有同样的体会,其向记者表示,以前需要上传的票据较多,现在只用扫描重要的核心资料,不用再花大量时间排队,效率比以前高多了。
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夹江县纪委监委针对农村“三资”打出的“加减”组合拳。近期,夹江县纪委监委以推动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为出发点,通过减少“三资”报账手续、增加资金用途,为基层发展赋能。
精简手续,为资料“瘦身”
2019年10月,夹江县村级“三资”监管平台上线,将农村集体“三资”全部纳入平台监管。五年多运行下来,积极效果明显,既及时补齐了村级财务管理短板,有效建立起村级“人事财”分离机制,也实现村干部“见账不见钱”,减少了“微腐败”的发生。
不过,平台运行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今年年初,夹江县纪委监委深入镇村,在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调研过程中,有镇村干部反映报账流程不够简便,报账资料要得太细,加上村级财务审核记账中心工作人员更换频繁,不同人员审核要求不一,总是反复提交审核,耽误时间。
“早期村上‘三资’管理不太规范,我们在平台设立之初便采取较为严格的审核方式,对资料的要求是‘大而全’。不过,通过这几年的运行,各村对‘三资’的管理已经相对规范成熟,我们就觉得也是时候调整,为基层干部减轻负担了。”夹江县纪委监委甘江片区纪工委书记杨利华向记者介绍。
于是,在“去管理、存业务、重监督、减负担”的原则指导下,夹江县纪委监委牵头组织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审计局等单位,对现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报账要求和所需材料逐一梳理研判,形成《夹江县村级财务报账资料及附件清单》,统一报账程序、精简所需资料。同时,召开村级财务管理培训会,指导相关单位按图索骥、对照推进。
所谓“去管理、存业务”,杨利华解释,是指将村级财务事务中管理性的报账要求和所需资料减少,保留会计业务方面的材料。如,在村级公共运维项目中,调整前需要项目征集意见表、村民意见汇总表、村支两委会会议记录、施工前后照片等共16项资料,调整后只需业务相关的费用报销单、发票、竣工验收报告等6项资料,缩减幅度高达63%。
“三资”报账手续优化后,出租发包、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收入类入账所需资料共计减少13项,平均缩减41.5%;村级公共运维费、工程项目等支出类报账所需资料共计减少43项,平均缩减42.7%。
“以前工程项目类资料在后台显示出来可能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审核要花不少时间,现在平均十来页,我们审核的速度快了不少。”对夹江县村级财务审核记账中心工作人员来说,“三资”报账手续的“瘦身”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之前的要求是收到上传的票据后,三个工作日内审核,现在当天就能处理完成。”
如今,报账手续更规范、管理方式更优化,夹江县村级“三资”监管平台在减轻村干部负担、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有效提高了基层工作质效。
乐山市夹江县村级财务审核记账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审核票据。(邓苗苗/摄)增加用途,盘活“沉睡”资金
在优化村级“三资”监管平台报账过程中,夹江县纪委监委同时也注重“沉睡”资金的盘活。
过去因基层预算编制不合理、资金使用标准模糊、报账资料繁琐等多种原因,一些基层干部产生了“为不花错,宁愿不花”的心态,导致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沉睡”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财政资金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
“比如,之前下发的抢险救灾经费使用后有结余,放了几年,镇村干部都不知道该如何正确使用。我们这次就明确了可用于之后类似的救灾类开支。”夹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举例道。
近期,为破解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沉睡”的现状,夹江县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对各镇(街道)各类财政存量资金进行分类排查、准确甄别、全面清理,梳理形成原因,摸清存量资金“家底”,并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将存量资金按“调整为自有资金”“大量使用资金”“不可调整资金”三大类进行调整,优化资金使用用途。“同时,我们也明确,盘活的存量资金只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开支,不得用于办公经费和工作餐费。”杨利华说。
盘活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木城镇3年以上专项存量资金盘活占比为56.76%,黄土镇为66.79%,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级可使用资金额度。据介绍,截至目前,夹江全县各镇(街道)已累计实现盘活存量超三年资金296.79万元,从而推动了沉睡的财政资金有效流动,缓解基层财政困难。
“村集体资金不仅要活起来,更要管起来。”夹江县纪委监委在“三资”监管上下足功夫,平台的预警防控体系紧盯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中易发生廉洁风险的关键环节,通过数据碰撞对比,能及时筛出异常数据,形成预警信息,精准有效发现传统监督方式难以发现的隐蔽问题,突破“三资”方面案件线索瓶颈。
“大数据赋能下,2024年,我们通过‘三资’监管平台发现农村‘三资’领域违纪线索16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人。”夹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县纪委监委将继续健全片区纪工委指导监督、镇纪委(街道纪工委)跟进监督、村级党风政风监督员督促落实的全周期监督模式,最大限度激活村级监督“神经末梢”,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以高质效监督扎紧扎牢村集体“钱袋子”。
编辑 I 曾勋视觉 I 万科成
审核 I 杨智淋终审 I 舒炜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