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文/图
“注意看,我们老百姓房前屋后,做到了应种尽种,基本看不到空闲地。”5月14日下午,在剑阁县汉阳镇云丰村,剑阁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唐家华向记者介绍。这背后的原因,是剑阁县在宅旁、田旁、路旁、水旁发展经济作物或木本油料作物,让那些不起眼的、沉睡的资源变成群众的“致富宝库”,当地政府将其提炼为“四旁”经济。
云丰村入口处,当地发展“元宝枫+黄花”林下经济。
当天,全省管好用好农村资产资源现场推进会在剑阁县举行,云丰村是参观点位之一。与会人员对“四旁”经济的产生背景、发展优势等十分好奇,纷纷现场取经。
从资源禀赋来讲,剑阁县拥有剑门关、翠云廊等旅游资源,还有272.7万亩林地资源,人均耕地面积达2.58亩的土地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剑阁县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山区气候明显,昼夜温差较大,农产品品质较高,为发展“四旁”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长期以来,剑阁面临着尴尬的发展现状:一方面,是富集的资源、优越的条件;一方面,是大量留守在家的老年弱劳力无致富增收门路。
如何破题呢?长期在基层调研,唐家华和同事发现部分村民自发地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分散栽种了一些小众经作或木本油料。与传统种地相比,这些作物收益高、劳作简单,特别适合农村老年人种植,在广大农村有一定生命力。“我们选取了云丰村等部分村试点,然后逐步规范、推广,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成了现在的‘四旁’经济。”他说。
到底种什么最有效益、最能调动群众积极性?
今年,剑阁县新发展种植了效益较好的金秋砂糖橘。资料图 剑阁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唐家华介绍,目前,剑阁主要选择了黄花、元宝枫、金秋砂糖橘三种经作或木本油料。以黄花为例,当地选取的两个品种可分别在每年6月、8月采摘,全年每亩可产鲜花3000斤。“行情基本在3.5元/斤的价格,亩产值约万元。”云丰村党支部书记左飞龙说,老人背个背篓就可采摘,还可支付工钱、请人来采。此外,村里修建了初级加工房,进行黄花烘干、提升附加值,优质黄花受到福建、广东等地消费者喜爱。
参观期间,大家发现村里道路两旁的树木下,有不少新栽种的、树尖长着几片绿叶的植物。“这是县里特别重视发展的优质木本油料——元宝枫。”唐家华说。元宝枫树枫姿优美、叶果秀丽,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枫树嫩叶片可加工为茶叶,老叶片可作为剑门关土鸡无抗饲养的重要原料,果实富含促进受损神经组织修复的神经酸。据测算,无论是卖干枫叶还是卖鲜果实,元宝枫亩产值都在万元以上。
剑阁县林下,新发展栽种了元宝枫木本油料作物。
“四旁”经济的另一重要主角,是散落于剑阁县田坎间的金秋砂糖橘。唐家华给大家展示了几张村民自发栽种、管护金秋砂糖橘的图片,时间为3月底。每年10月底至11月初,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剑阁出产的砂糖橘免受霜冻影响、品质更佳,还可与国内砂糖橘主产区实现错峰销售。“最低可卖3元/斤,价格基本稳定。”唐家华说,亩产4000斤保底,亩增收有上万元。
目前,全县“四旁”经济面积约有4万亩,今年,按照示范、论证、推广的思路,剑阁县正谋划将蜂糖李纳入“四旁”经济中来予以扶持。这枚李子的价格,市面上最高可卖5元/枚。
3月底,剑阁县的本地村民管护晚秋砂糖橘、增施有机肥。资料图 剑阁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