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近日,在前域镇白鹤村高标准农田,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穿梭在刚翻耕的农田上空,精准、高效地完成施肥作业。这场“天空与大地”的协作,不仅展现了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更诠释了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在前域镇白鹤村平整如砥的田间,刚翻耕的土地泛着油润的棕褐色,宛如大自然铺开的精美画布。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无人机轻盈升空,在田间来回穿梭。细密的肥料从无人机底部均匀洒落,在阳光照耀下化作金色雨幕,为这片沃土注入新的活力。

这架无人机搭载了先进的卫星导航和智能控制系统,堪称农田里的“智慧大脑”。操作人员只需通过遥控器或手机APP,简单设定飞行路线、施肥量等参数,无人机就能按照预设程序自动完成作业。在飞行过程中,它还能根据农田地形、作物分布等实际情况,智能调整飞行高度和速度,确保肥料精准撒施,既避免了漏施,也杜绝了重施现象。与传统人工施肥相比,无人机的作业效率实现了质的飞跃。过去,农民们弯腰劳作一整天,最多只能完成几亩地的施肥任务。如今一架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两百亩地的施肥任务,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汉源县华川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元斌说,“现在无人机一天能“炫”完200亩,效率直接提升60-80倍。6个小时就给180亩地喂饱了,化肥利用率还超高。”

田埂边,农户们围聚在一起,紧盯无人机作业,并不时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李建蓉激动地说:“以前撒肥累到腰酸背痛,现在机器飞一圈就完事!又快又均匀,这就是未来种地的样子吧!今年丰收稳了!”付延根也感慨:“以前靠经验,现在靠科技,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如今,智能农机设备正在我县的田间地头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施肥,无人机还能进行播种、喷药等多项作业,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得力助手。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无人机完成精准施肥后,这片农田将迅速开启注水、平整、完成机械插秧作业。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站站长白云伟站长还透露:“以后全县都要推广无人机、暗化育秧这些‘神器’,帮农民省成本、提产量,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

从人力劳作到智能作业,从经验种地到科技兴农,我县正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