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浩 岳亮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4月3日,在平昌县麦金旭膳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中央厨房,工作人员正将新鲜食材放入冷链配送库中,等待配送到各地。
“我到这儿来上班已经有4年了,公司待遇福利都很不错,能在平昌本地找到一份工作,兼顾家庭和事业,我非常满意。”该公司员工饶红梅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2025年,巴中市平昌县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各类就业服务活动陆续“登台亮相”,具体有何亮点?连日来,记者走进工厂车间,进行了探访。
灵活就业促发展
4月2日,踏入川货郎巴中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身着统一制服,手法娴熟地忙碌在各个岗位,鸡爪去骨、精细装袋、严实封箱……各道程序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在川货郎巴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统一着装,忙着鸡爪去骨。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工人大多采用灵活用工模式。“我在这里做鸡爪去骨工作,上班时间不固定,家里没事有时间就来,工资都是当天发给我们。”工人肖丽笑着说,照顾了家里的同时还能挣钱,一天可挣130元左右,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
几年前,川货郎巴中食品有限公司精准洞察平昌本地零散劳动力的特性,率先在部分车间尝试推行灵活用工模式。岗位设立以来,大量求职者报名,不仅解决了就业难题,也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形成了双赢局面。
“我们一年四季用工需求量很大,目前登记在册的临时用工有1000余人。”川货郎巴中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胡小英介绍,这种用工方式不仅为企业生产提供了人员保障,也让大家获得了稳定的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和家庭。
灵活就业模式只是平昌县就业市场的一个切片。“当前,我们正在引导和帮助条件成熟的企业根据各自实际设立形式多样的就业岗位,实现时间灵活、地点灵活、方式灵活,为广大求职者大开便利之门。”平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技能培训提能力
“平针是最基础的针法,注意针距要保持均匀,大概0.5厘米就可以了。” 4月3日,在四川奥丽侬内衣有限公司车间内,已有5年工龄的张华琴正耐心地给新入职员工王芳英传授缝纫技巧。
“我来了一个多月,入职后有师傅教我们,现在就基本上学会了,每天可以做八九十件了。”王芳英说。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有200多名员工,每一位新入职者都会通过系统培训实现技能进阶。“一般三个月就能达到熟手状态了。”该公司车间主任王峰介绍。
企业岗位培训如火如荼,就业技能培训班同样热度不减。在巴中市浩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挖掘机技能培训课堂上,学员们正热烈讨论,针对自己的操作难题向老师提出疑问。
这是平昌县发布“职业培训·就业招聘”城市机会清单后的第一期技能培训班,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搭建起技能提升与就业创业的桥梁。
近日,在2025年四川省“春风行动”暨东西部劳务协作平昌专场招聘会上,求职者们积极了解招工信息。
“今年我们计划培训4600名技能人才,涵盖多个领域。”平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蒲健琳表示,培训内容紧密贴合市场需求,聚焦白酒酿造、文旅康养、鞋服纺织等县域主导产业的人才缺口,力求帮助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开启理想职业之旅。
据统计,2024年以来,平昌县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6场次,促进城镇新增就业792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2万人次。组织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40多场次,培训人数达到5600多人次,为县域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图片由平昌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