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

范锐平

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我就《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起草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建议》的起草过程和主要考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三步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市委高度重视《建议》起草和规划编制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负责统筹战略研究、起草和编制工作。

坚定对表对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2019年6月,市委研究制定“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正式启动《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和《建议》起草工作,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十四五”规划编制有关会议精神,坚决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起草工作全过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后,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研讨,深刻把握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新战略、新要求,紧密结合成都实际,创造性地把党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贯彻到规划编制全过程。注重遵循规律,坚持把城市未来发展放在“两个大局”中统筹谋划。市委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形成了36项反映市情实际、契合发展趋势变化的调研成果。委托参与国家“十四五”规划、上海2050年战略规划编制的专家智库团队开展49个专项课题研究、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远景展望研究。始终坚持着眼战略性、把握阶段性、尊重规律性、体现前瞻性。突出开门问策,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市委先后召开专家学者、青年干部、企业家和行业协会、民主党派、市民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首次就城市中长期规划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广大市民积极响应,收到社会公众留言3.2万条,汇总整理出建议共12大类1000余条,确保《建议》更好反映社会期盼和市民愿望。首次全面征求中央驻蓉单位、省级部门意见,共收到意见建议1525条。起草组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增写改写520处,覆盖意见建议936条,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可以说,《建议》起草的过程是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是遵循规律、理清思路的过程,是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过程。《建议》起草期间,市委常委会召开2次会议进行审议,最终形成提交全会审议的建议稿。

《建议》起草的主要考量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更好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民族复兴的城市责任。主要把握以下5条原则:一是注重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始终坚持高举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旗帜不动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坚定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路,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注重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主动担当参与国际竞争、运筹全球要素的国家使命,主动发挥成渝地区极核引领、主干城市辐射带动的城市责任,在互利合作中育先机、在相互成就中开新局。三是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有为政府”推动行政有界有度、监管包容审慎、服务可感可得,以“有效市场”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四是注重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坚持以系统观念提升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以法治思维引领城市善治良序,以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努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社会高效能治理的动态平衡。五是注重处理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科学衔接“十四五”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远景展望,统筹宏观战略、政策措施、项目支撑,确保战略方向正确、政策措施精准、发展成果有感。

《建议》遵循站位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形成“一个统领、五大目标、十项任务”的主体框架,共分为三大板块、12个部分。第一板块由前言和第一部分构成,属于总论,主要是讲新发展阶段的形势和任务,总结“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大成就,分析“十四五”时期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机遇挑战,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远景展望。第二板块由第二至第十一部分构成,属于分论,聚焦服务新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城乡融合发展、世界文化名城、超大城市治理等十大重点领域,系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第三板块由第十二部分和结束语构成,主要讲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共识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努力奋斗,奋力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新篇章。

二、“十四五”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

《建议》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和重大举措。这里,就其中事关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成都“十四五”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历史坐标。历经“十三五”时期快速发展,成都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全球位势、治理水平实现全面提升,为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积蓄了战略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城市综合实力在高位集成中实现战略性跃升。“五中心一枢纽”核心功能全面夯实,实现了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冲刺世界城市的巨大跨越,2020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4%、总量有望突破1.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GaWC全球城市排名从2016年第100位提高到2020年第59位。经济发展潜力在转型变革中实现后发超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5个先进制造业、5个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领域,构建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产业功能区为支撑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以改革创新精神构建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以未来眼光推动新经济发展和新动能转换,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6000家,累计培育新经济企业43.3万户。市场腹地空间在全域开放中实现历史性拓展。“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全面提升了成都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和枢纽功能,参与国际竞合的“势”与“场”显著增强,连接东南亚、中亚和欧洲超过15亿人口的国际市场,经济外向度由2015年的22.8%提升至2019年的34.2%。比较竞争优势在创新改革中实现系统性重塑。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纳入国家战略,“一山连两翼”空间格局开辟了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形成了以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和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动力源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优势。总体来看,当前成都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高质量发展攻坚期、城市能级跃升期,谋划成都“十四五”及更长时期发展,要从城市之于全球、局部之于全局、当前之于长远、发展之于民生的宽广视角,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系统性推进,为城市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企业成长提供新平台、为市民群众创造新生活。

第二,关于战略目标和远景展望。《建议》立足国内国际宏观环境变化和成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特征,统筹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到202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到2035年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并对2050年发展进行了远景展望,形成了一整套宏观战略设计、中观发展思路、具体工作举措,系统回答了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什么样的成都”的重大问题。发展目标兼顾定性定量。据统计,近五年成都经济增速高于全国0.8—1.7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保持在36%—38%左右,根据全国、全省2035年目标和成都继续保持领先态势,兼顾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潜在增长率、要素结构等因素以及成都与世界先进城市对比分析等情况,初步研判“十四五”时期成都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8%左右,预计到2025年实现经济总量2.6-2.8万亿元,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2-14.6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对目标的表述采取了以定性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更多的量化指标将在编制规划《纲要》时进行安排。路径选择强调先行示范。“十三五”时期,成都高端资源要素聚集能力、区域经济带动能力、宜居品质吸引能力、门户枢纽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具备在更高层面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成都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加快建设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先行区、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先行区和以共享为新局面的人本化发展先行区,着力在站位新阶段、践行新理念、服务新格局上走在前列。远景展望突出未来可期。未来30年,经济全球化将呈现新格局,新科技革命将在若干领域先行突破,中国将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于对未来形势的综合研判和服务国家全局的城市使命,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演进规律,《建议》提出到2050年,建成泛欧泛亚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成为创新驱动、全龄友好、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样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着力形成远景清晰、未来可期的美好蓝图,全面增强社会信心和城市预期。

第三,关于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主题,在全国率先把新发展理念镌刻在城市的旗帜上。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期间,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新思想引领城市发展方向、以新理念统揽城市工作全局的意志定力。三年来,城市能级全方位提升,空间格局实现由“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常住人口超过1600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7位。发展方式全方位变革,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组织经济工作,以新经济为主动能的发展新优势加快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升至46.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2%。治理体系全方位完善,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社区发展治理促进条例,探索构建以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功能区、特色街镇、城乡社区为组织形态的新型城镇体系,三度蝉联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民生福祉全方位增进,深入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率先探索公共服务覆盖全区域全人群,15分钟生活圈加快构建,生活城市成为城市最鲜明特质,稳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党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着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建议》全面落实党中央要求,提出要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总目标,统揽成都“十四五”发展各项重大部署,持续探索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加快推动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把创新作为城市战略转型的关键核心,布局建设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一体化路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打造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策源新高地。加快推动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推动成都都市圈建设,加快构建“一心三轴多中心”总体空间结构,形成区域协同、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推动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塑造清泓环绕、蓝绿交织的城市形态,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转型,构建自然有序、绿色高效的发展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加快推动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拓展立体化战略通道、高能级平台和全球供应链体系,形成服务扩大内需、畅通循环的适配能力,打造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资源配置中心。加快推动以共享为新局面的人本化发展。以多元化参与凝聚城市治理合力、以商业化逻辑创新公共服务模式、以全周期管理提升智慧韧性安全水平、以场景化营造释放投资机会,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发展与治理的良性互动、秩序与活力的动态平衡。

第四,关于努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率先突破。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极核城市、全省主干城市,成都在供给层次、枢纽位势和消费能级等方面具备独特优势。从供给能力看,生产外溢效应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成都2018年本地供给首次高于本地需求1557.9亿元,2019年贸易顺差达到782.8亿元,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9成以上,提升了经济循环的互动范围和流通速率。从分配结构看,收入层次持续优化推动内需潜力有效释放。截至2019年,成都新职业人群80%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居民收入层次显著提升。从流通效能看,国际供应链加速构建推动全球资源要素集成集聚。2019年全社会总周转量575.7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276.1亿人公里,存款总量和财富管理能力位居内陆城市第5位,成为中西部地区资源要素集疏枢纽。从消费能级看,模式创新市场拓展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加速成势。连续6年稳居全国零售第四城,奢侈和轻奢品牌城市偏好度居全国第3,消费引领比较优势更加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建议》立足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引领支撑作用,在分论的首要章节,就对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牵引的供给能力,积极布局大科学装置、大创新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着力构建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为主平台、高品质科创空间多点支撑的创新供给网络。加快形成以多维互联为支撑的流通体系,建设亚蓉欧航空枢纽、陆海新通道枢纽,畅通“欧盟—成渝—日韩”和“成渝—东盟”开放通道,发展数智化物流打造现代供应链,构筑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加快形成以品质体验为导向的消费中心,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推动场景营造、业态创新和品牌集聚,不断壮大绿色消费、数字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兴消费,积极培育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品消费链和商业集群。加快形成以宜居生活为优势的承载能力,推动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扩面提质,把以控制房价过快增长为重点保持生活成本竞争优势作为长期战略,增强对生态脆弱区域人口转移承载能力。

第五,关于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交给成都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全面提高成都战略定位和位势能级的宝贵机遇。在战略方向上赋予发挥成渝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重大使命。成渝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动陆海的独特优势,拥有两个人口超千万的国家中心城市,承载了西部26%的常住人口、19.8%的经济总量,是西部发展潜力最大、基础条件最好的区域,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地落实将加快形成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促进我国经济纵深由沿海向内陆拓展。在实现路径上赋予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整体成势的重大任务。近年来,在成渝城市群战略引领下,成渝相向发展趋势明显,但两地经济规模差距仍较为明显,地区生产总值相差从1997年的634亿元扩大到2019年的6593亿元,必须以规划建设东部新区为契机,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加快成势,联动中部加快崛起,构建形成双核驱动、全域共兴的国家战略推进格局。在目标定位上赋予成都全面做强极核功能、提升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机遇。作为全省主干和成渝地区极核,2019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达1.7万亿元,占全省的36.5%、占川渝地区的24.2%,纵向比较城市能级实现大幅跃升,但与形成增长极和动力源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必须抢抓国家战略赋能的历史机遇,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建议》提出坚持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要推动形成成渝相向发展新格局,探索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制度创新,以共建现代产业体系、西部科学城、西部金融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为依托,夯实成渝主轴发展基础,促进“双城记”走深走实。推动形成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打破行政区划与传统城乡结构,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加快“三区三带”建设,协同构建高效联通的现代交通圈、错位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共建共享的市民生活圈,实现由行政区视角下的“一城独大”演进至都市圈视野下的一体发展。推动形成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东进、南拓新区新城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增量空间,以北改、中优城市更新优化转型升级的弹性空间,以西控绿色发展强化空间适配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空间。推动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坚持互利共生、开放协同、相互成就、整体成势,聚焦协同发展高技术服务、集聚高能级企业、创造高品质公服、推动高水平开放、实施高效能改革,构筑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第六,关于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从“首提地”到“示范区”,标志着公园城市建设从自主探索到国家使命,从生态建设治理到生态价值创造,从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到全面示范引领带动,必将成为成都拥抱世界、走向未来的最鲜明特质和最持久优势。示范区建设承载的是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深远考量,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框架下最为重要、最为独特的国家定位,有利于发挥先行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增强高端资源要素的吸附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创新发展优势,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城市竞争。肩负的是创构理想城市形态的时代使命,以新发展理念为旗帜方向、以公园城市为未来形态,转变城市规划的价值选择、城市建设的人文尺度、城市治理的路径方向,推动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寄托的是探索未来美好生活的城市梦想,坚持“城市的核心是人”,引导城市发展更加注重生活价值和人本导向,促进生产生活生态深度链接和高度融合,打造彰显美丽中国底色、承载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之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议》明确提出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就是要以先行示范的非凡胆略、创新求变的进取精神,推动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策略、营城路径、治理方式全方位变革,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要拓展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城市新空间,坚持“人城产”逻辑构建全域功能区体系,创新片区综合开发和运营,打造承载历史记忆、具有地域特质的文化街区和川西林盘,形成以人为本、功能复合、宜居适度的空间。构建绿道蓝网、天清气朗的城市新形态,坚持“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营建“青山绿道蓝网”城市生态体系,推进都江堰精华灌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沱江生态轴等重大生态工程,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让城市自然有序生长。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新范式,坚持把绿色作为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永续动能,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规划建设绿色生产体系、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绿色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水平,推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营造崇尚自然、节约集约的城市新风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公园场景营造,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倡导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提高绿色出行方式的优先性和体验感,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健康、时尚优雅的生活方式。

第七,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商的城市环境。我们聚焦提升城市品质,努力实现城市有变化。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跃居全国第4位,改造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超过11万个,建成天府绿道4238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加快推进。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实现市民有感受。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32.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新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3338处,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数领先一线城市。聚焦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实现社会有认同。深化“放管服”改革,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市场主体从2015年的124.7万户增长至282.1万户,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01家,利用外资实际到位512亿美元、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党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议》坚定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使命,以精准服务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牵引,大力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着力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中为市场主体成长创造发展机会、为新兴产业培育提供应用场景、为青年人群创新创业提供广阔舞台,推动实现市民广泛认同与社会活力激发相得益彰,构筑城市未来竞争新优势。大力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以富民增收为导向,持续开展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和人力资源协同示范工程,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多渠道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继续保持生活成本竞争力,聚焦安居稳价打造生活成本洼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高品质长租房、人才公寓供给力度,大力实施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提质计划,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生活消费性价比。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计划,以商业化逻辑创新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方式,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升级,努力实现高品质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持续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推动城市布局优化、组团式发展,优化城市交通组织和线网整体设计,丰富“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绿色出行选择,力争“十四五”时期半小时通勤人口占比达到45%左右。推进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按照片区综合开发理念,系统谋划环境提升、民生改善、场景培育,全面完成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动社区商业重整布局,让“老成都”焕发新活力。打造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聚焦培育投资生态和经营环境,持续优化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惠企政策“蓉易享”系统,探索审慎监管和弹性治理有效路径,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把集聚高知识高技能人才作为城市战略转型的重点方向,在创新激励、创业孵化、技能提升等方面统筹发力,构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育政策和更具包容性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千千万万青年才俊慕名而来、扎根成都、圆梦蓉城。实施生态惠民示范行动,立足呈现更多可阅读可感知可参与的物化载体,持续推进“五绿润城”等重大生态建设,大力营造多元体验生活场景和诗意栖居生态场景,推动天府绿道链接成网和天府蓝网加快成型。提升城市智慧韧性安全水平,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构建能够适应非常态社会秩序和抵御自然灾害冲击的高效智慧体系、专业管理体系和社区保障体系,让城市更安全、更智慧。建设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围绕全人群全周期全链条生活服务需求,大力实施“幼儿良育”提能、设施设备适老化改造、无障碍场景营建专项行动,提升公共资源精细化配置与全生命过程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生活在成都的人都能感受城市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

第八,关于构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当前,成都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已达1100万,迈入了超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结构深刻演变,呈现出人口高集聚性、要素高流动性、管理高风险性的发展特征,城市规模“量”的扩张、能级“质”的提升,带来城市治理新的更大挑战。现代城市包容开放、互动交流对跨区域治理的挑战,成都与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推动城市边界突破传统行政区划,跨区域政策协调、产业协作成为城市治理新的时代难题。要素资源高度集聚、高速流动对风险防范化解的挑战,成都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200万、年均流入50万,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超5500万人次,各类潜在风险呈现放大、倍增和扩散等特征,城市安全运行复杂性明显加深。公共产品广覆盖、高品质需求对供给能力的挑战,成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74.41%,市民对公共产品需求呈现出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趋势,对标北上广深等先发城市,成都在公共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信息社会交互变革、价值冲击对治理能力的挑战,成都互联网普及率达71.6%、网民数量超过1100万,线上生活、云端办公等正成为重要的社会场景,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城市治理相对滞后,公共资源数据运用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党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议》着眼提升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对建设智慧城市、构建城市安全网、深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作出部署,重点聚焦三个方面持续发力:聚焦智慧城市推动城市建设现代化,坚持场景驱动、算法赋能、智能协同、多元共治,加快数字城市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完善超大城市智能化应用体系,推进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样板。聚焦安全韧性推动防控体系现代化,牢固树立城市大安全观,建设多功能复合的城市安全运行指挥体系,构建城市安全风险全过程综合管理模式,健全综合应急救援体系,精准预防统筹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打造活力秩序有机统一的善治之城。聚焦幸福美好公园社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化“党建引领、双线融合”治理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化、枢纽型、品牌性社会组织,充分发动社会各方参与幸福美好公园社区建设,构建现代社会包容友好的人际关系,打造更多开放共享、环境舒适、体验丰富的社区公共空间,建设全国基层治理标杆城市。

同志们,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思考、深入讨论,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制定出一份高水平的规划建议。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