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观察 付江

2月21日,绵阳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全市检察长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绵阳市检察工作的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并部署2025年工作安排。

未来一年,绵阳检察工作怎么开展?这场会议给出了方向。

“首先我们要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绵阳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严肃地提出,政治建设是检察队伍的“根”与“魂”,因此,大家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必须要提高认识,确保检察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今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绵阳召开“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2025年推进大会”,明确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和冲刺方向。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检察机关重要的政治使命。“我们要深入开展政治安全‘护心’行动、平安建设‘安心’行动、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宋骥在会上用“三大行动”指明了在融入大局中推动检察工作的方向,并且提出要在这些行动中,找准、细化、实化检察履职清单。

科技创新是绵阳最鲜明的底色,作为检察机关,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司法保护力度自然是工作的重点之一。宋骥提出,新的一年要突出加强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依法惩治侵犯商业秘密和商标权、著作权等犯罪,加强专利、计算机软件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常态化推进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聚焦绵阳重点产业链发展,也要依法惩治破坏产业链发展、损害股权投资、串通招投标、阻工闹事等干扰产业功能区和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建设的犯罪。

聚焦民生领域,绵阳市人民检察院2025年依然会围绕就业、社保、医保、住房、养老等民生热点,抓住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履行各项检察职能。“我们要以检察的‘力度’去提升民生的‘温度’。”宋骥表示,除此外,还将对食品、药品领域犯罪加大打击力度,强化公益诉讼,守护老百姓安全。

据悉,今年是绵阳检察“法律监督质效提升年”,为了提升绵阳市检察机关整体实力,该院专门制定出《“十化”推动工作机制》,力争通过检察工作标准化、重点工作清单化、业务拉练常态化等方式,不断提增工作高质量发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