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当代年轻人开始“整顿”婚礼了。据报道,在安徽合肥庐江县,90后新农人夫妇将婚礼现场搬到蔬菜大棚,以田间作物为见证,完成了一场既接地气又有意义的终身之约,还为小家庭省下了一笔开销。婚礼视频发布到网上,网友纷纷留言:“百年好合,棚必生辉!”
近年来,不少返乡办婚礼的年轻人玩出了“新花样”。有的90后新人返乡举办麦田主题婚礼,在从小玩耍的田埂上“编织浪漫”;还有新人回到村委会的“喜事大厅”办婚宴,由村内锣鼓队、秧歌队义务助演……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怀揣着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在绿水青山间书写着别样的浪漫,实现“婚纱与土炕”的双向奔赴。
返乡办婚礼的同时,年轻一代也在推动婚礼仪式返璞归真。“我的婚礼我做主”,它可以是放段视频就开饭的极简婚礼,也可以是无接亲、无婚车、无主持的“三无婚礼”,还可以是用自家种的瓜果蔬菜装饰现场并作为伴手礼的“绿色婚礼”……这些“小而精”的婚礼告别了烦琐冗长的仪式,摒弃了千篇一律的流程,形式简单却有滋有味,不事铺张却更热烈浪漫。
婚姻是人生大事。在传统观念中,婚礼除了祝福新人之外,还承载着传统礼俗、人情往来、面子排场等诸多因素,被赋予沉甸甸的分量。站在舞台中央,本应是婚礼主角的一对新人,很多时候更像是配合演出的“工具人”。而越来越多的“婚事新办”,折射出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正在发生变化。与父辈相比,他们更注重自我表达和情绪体验,希望通过“新而美”的婚礼来展示个性,体现夫妻之间的价值共振,为自己和亲朋留下温馨的独家记忆。
从另一个层面讲,“整顿”婚礼也体现了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开展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结婚花费的平均值高达33.04万元,是当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的8倍多。面对如此高昂的结婚成本,不少年轻人开始意识到,婚礼花销没有上限,永远有更奢华的布置、更精致的宴席,与其“一掷千金”地大操大办,还不如“细水长流”,用节约下来的资金进行自我投资,或是提升未来生活的品质。
说到底,年轻人“婚事新办”,并非对传统的反叛与否定,而是希望扔掉“繁文缛节”,减少不必要的开销,让婚礼回归“见证幸福”的本义。我们乐见更多充满个性的“爆改婚礼”,也期待有一天,简约、文明、绿色的“轻婚礼”能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我表弟去年回老家办的婚礼,简直刷新了我对“浪漫”的认知!人家直接在山坡上搭了个小舞台,背后就是油菜花田,婚礼没请司仪,他自己上台说了段“土味情话”,把新娘假睫毛都笑掉了,台下亲戚们也乐得不行。最绝的是宴席是村里大婶们一起做的,全是农家菜,味道很家常氛围很好,还省钱!这种“田园风”婚礼真挺好的,既不用为了面子硬撑排场,又能让婚礼变得特别有意义,每个人都有真实的参与感和幸福感。
这样办婚礼,值得推崇,既浪漫,又节约。
“婚事新办”并非对传统的反叛与否定,而是希望扔掉“繁文缛节”,减少不必要的开销,让婚礼回归“见证幸福”的本义,期待简约、文明、绿色的“轻婚礼”能成为新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