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17日,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含预售)突破120亿元,即将进入全球票房榜TOP10!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作品《定军山》问世,中国电影至今已走过120年的历程,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今年春节档堪称“史上最强”,创造了票房和观影人次的最高纪录,几天过去,又获得单片全球票房120亿元的佳绩。
这是中国电影立足于文化自信,在IP内容商业化、电影工业流程化等方面创新的结果,也证明了:120岁的中国电影,正值青春!
文化认同
近期上映的电影中,神话电影、武侠电影对东方美学的创新性表达,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
其中,《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带领观众走进商周时期的神话传说,《哪吒之魔童闹海》独特的画风和深刻的主题演绎中国神话传说;《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经典武侠小说为蓝本,聚焦“侠之大者”,重塑武侠传奇。
中国人如今更爱看中国电影,这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创作者们深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春节档的亮眼成绩,正是中国观众与中国创作者在“文化认同”上的双向奔赴。
工业原创
今年春节档的影片,都有着强大技术支撑的重工业电影,但又显著区别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美学,具有鲜明的中国标签和审美取向。
这些影片让我们看到,中国不再只是世界电影工业先进技术的学习者和应用者,而是正在成为以中国审美为内在支撑的电影工业体系的缔造者。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动作设计融入了武术与戏曲元素,每一帧都是浓浓中国画风。导演饺子曾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在于剧本、故事、角色等核心内容,“这些不是能外包的东西”。而制作《哪吒2》的特效镜头,也是靠中国的团队不断打磨才实现了理想中的效果。
将技术与本土文化深度绑定,既是中国电影工业的底层逻辑,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广阔前景。正是基于此,2月1日起,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累计票房超北美票房成绩,位列第一。
IP创新
今年春节上映的6部影片均为中国原创IP,其中5部为IP系列续作。比如,《哪吒之魔童闹海》是2019年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作,前作票房累计超50亿元;《唐探1900》是“唐人街探案”IP的全新力作;《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则再续了《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故事,用震撼视听续写千年神话经典。
中国电影大胆拓展类型片的创作,在“讲故事”这件事上下大功夫,把“续集”做出了新意,也做出了创意,成为推动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强大动力。
同时,国产IP电影的崛起,也是文化自信托举起的品牌效应,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完善与成熟,更打开了文化消费的新模式。
从长远来看,电影产业的繁荣不仅体现在票房数字上,更体现在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上,走出“一张票”的影院单一消费模式。有统计显示,一张电影票至少带动5—10倍的消费,多地“观影+旅游”“电影+美食”等活动正拉动更多消费需求。
中国IP电影就是要全方位打造中国文化IP集群,如今的一切最高纪录只是新的开始,它让我们看到,120岁的中国电影厚积薄发的无限可能。
120岁正青春,愿中国电影越来越好!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监制/李浙 制片人/马文佳
总台央视记者/曹岩 魏帮军 李照荃 许盼盼
编辑/李娟 高少卓
海报/刘辉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