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明海

12月30日,记者从中建八局获悉,作为目前国家仅有的五个国际级转化医学中心之一,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项目(含过街连廊)已于昨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中建八局  供图

据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成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装备最先进、高度综合集成、高度开放共享的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可供2500名科学家开展研究工作,也将成为我国生物医疗转化医学研究人才的培训基地,为保持我国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提供智力储备,进一步提升我国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作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大量应用哪些创新技术?一起来看看。

创新混凝土施工 打造800mm厚防辐射墙体 

“这个项目对防辐射要求非常高,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超厚超大防辐射混凝土。”据中建八局项目经理肖宁介绍,项目防辐射墙体厚度800mm,楼板厚度1000mm,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极高,施工过程不允许水平与竖直贯通施工缝。为此,项目创新采用凹凸“锯齿状”施工缝技术,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还能与加宽止水钢板结合,避免施工缝渗漏风险。

此外,在回旋加速器房间,面对预留管线洞口较多,易造成辐射泄漏的问题,采用了洞口斜留技术,降低了传统“Z”字型洞口预留的施工难度和预留套管加工难度,减少了劳动力及材料投入。

中建八局  供图

科学调控系统 为层流洁净病房保驾护航 

据介绍,为保证室内无菌,项目血液病房要求建设为层流洁净病房,这也对室内气流组织、空气的净化过滤以及压力梯度的维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将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设计和风口风速风量进行动态联动调试,同时通过三级处理器及风管紫外线消毒装置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处理,达到相应净化标准。

此外,洁净室自控系统还通过检测、计算相应的参数,自动调节各空调机组的各类执行机构,使得温度控制精度达±2℃,湿度控制精度达±5%RH,实现了全年高精度恒温恒湿自动控制及最大程度的节能。

BIM技术加管理创新 有效缓解场地限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位于武侯区玉华村,总建筑面积50610平方米。地处市中心,临近华西医院,场地可使用面积不足千平,仅一个运输道路,项目将技术创新也用到了平面布置中。依托BIM技术深化平面布置,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同时成立平面管理小组,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在地下室施工阶段,项目还创新建造了长约330米、宽2.5米的基坑可周转钢平台运输通道,大大缓解了现场场地困境。

2020年以来,项目进入冲刺阶段,先后经历了新冠疫情、夏季汛期、多专业穿插施工以及24小时作业等,项目劳动力最高峰达到750人左右,最终顺利完成了竣工节点。“从去年开工到最终竣工,我们整个建设过程不到600天”。肖宁介绍,开工至今,项目在94天内完成了地下室封顶,222天内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比原计划提前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