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瑶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日前,绵阳海关公布了2024年绵阳外贸进出口统计情况,绵阳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10.2亿元。而作为绵阳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外贸增势迅猛,全年进出口额达到165.5亿元,占全市53%,同比增长36.8%,高于全省27.4个百分点、全市28.2个百分点。

增强制造业优势 出口市场实现新突破

节后开工刚刚一周的时间,在位于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的维谛技术(绵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谛技术”)门口,每天都有拉货的货车进出,这些订单被销往全国各地,同时,还有一大部分将被运往全球各地。

走进维谛技术生产车间,40条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维谛技术总经理倪天华向记者介绍道,由于AI技术的快速发展,基础算力需求增加,公司的出口订单也随之水涨船高。“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在商务、投资、技改等方面给了我们非常多的政策支持,预计今年一季度我们的出口增长能达到10%左右。”倪天华说。

维谛生产线

这样的变化不是偶然。据介绍,大力推动“智改数转”,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制造业优势得到提升。目前,园区共有制造型外贸企业78户,2024年,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实现出口总额112.8亿元、增长52%,总额全市第一,占绵阳的“半壁江山”。

其中,维谛技术开拓海外市场,全年出口额达到11亿元、增长67%。类似的,长虹新能源在荷兰等欧洲市场开拓新局面,全年出口额达7.2亿元、增长22%;绵阳四联电子深耕印度市场,全年出口额实现0.7亿元、增长80%。

传统的跨境电商业务继续大幅增长

在跨境电商方面,记者了解到,2024年,绵阳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30.5亿元,同比增长达50%。绵阳跨境电商公共平台引导入驻企业达到156家,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报关19.4亿元。

该平台负责人李佳潼告诉记者,目前,对于入驻的出口企业,平台免费提供通关申报、数据服务等服务;针对进口企业,则从商品分拣、入库、打包,再到物流交付为止,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此外,还组织企业积极参与跨境电商推进会等,更好地助力“绵品出海”。

借助开放合作平台 机器人等“新赛道”亮相海外市场

2024年,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组织天链机器人、长虹新能源等35家企业利用“川行天下”“绵品出海”等活动,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进博会等国际展会,充分展现了企业发展成果,提升了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也让企业加快“走出去”拓市场、抢订单。同时,还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外经贸发展资金,在促进外贸提质增效、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支持国际市场拓展及出口信用保险保费等方面对企业提供大力支持,2024年共向企业拨付中央、省级外经贸资金3000余万元,进一步增强了外贸企业的发展信心。

此外,国际物流通道的畅通也为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进出口额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依托皂角铺铁路物流港,利用中外运(绵阳)综合保税区物流有限公司开展“区港联动”的通关模式,常态化双向开行国际班列,2024年累计开行114列、增长70%;增加进出口额4.2亿元,同比增长42%。

绵阳综合保税区

“站在2024外贸成就的新起点上,2025年,我们将锚定更高目标,全力推动外贸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更高质量发展。”绵阳科技城现代服务业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