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何海洋 摄
2月5日,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阿署达四季花海,在非遗文创集市中游客们对各种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场展出的近200件传统的手工艺品经过全新设计和包装展现出新的活力。
传统剪纸技艺中展现的攀枝花的三线文化。
攀枝花米易县的伊玛织绣技艺制作的女包。
攀枝花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俚颇彝绣文创产品。
现场,川观新闻记者见到了将传统的雕刻工艺和中国画风完美结合起来的攀枝花仁和苴却砚,将传统色彩融入现代设计的傈僳族服饰及周边文旅产品等。
攀枝花仁和苴却砚上的雕花。
非遗传承人现场雕刻攀枝花仁和苴却砚。
融入攀枝花盐边县傈僳族的传统图案和色彩的雨伞。
攀枝花盐边县傈僳族的玩偶见面猴。
目前,攀枝花全市共有103个非遗项目进入保护名录,其中省级23项,市级14项,县(区)级71项,全市135人被省、市、县(区)三级政府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了完整的非遗保护体系。
石雕和扇子制作融入了流行色彩。
攀枝花市还积极推动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非遗体验基地和传习所。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未来,攀枝花将继续深化非遗保护与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提供新动能。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