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彩排现场的观众席中,有一位特殊的“90后”嘉宾,他就是被网友称作“‘乘公交游中国’探路人”的成都小伙刘华强。
刘华强曾历时71天,换乘了226趟公交车,途经100多个城市、5345个站台,从澳门乘坐公交车到北京,此举让他开始火遍全国。自2020年以来,刘华强坐着公交“走读”中国,行程两万多公里、途经百余座城市,这种“慢”游方式频频“出圈”。
没有天南海北奔走的步履匆匆,没有拼手速抢车票的紧张刺激,时间可控、松弛感拉满,看了风景更省了钱,可谓一举多得。相比于坐着高铁游中国的风驰电掣、“特种兵式旅游”的极限挑战、City Walk的沉浸体验,“坐着公交游中国”让人在不慌不忙中邂逅未知,“非主流”的路线解锁了很多“隐藏款”风光。同样的奔赴山海,收获不一样的情绪价值。
这种便捷又实惠的公交,连接万家灯火,是城乡生活流动的画卷。公交车驶过各具特色的城市街道、乡间公路,穿越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记忆,少了“班味儿”,多了人情味儿,不仅满载民生烟火气,更见证了新时代的发展加速度。
坐公交游中国的背后,是跨区域公交线路的通达,折射出各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完善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质增速。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同频共振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推进县城市政道路与干线公路高效衔接;支持有需要的县城开通与周边城市的城际公交,开展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加快农村公路骨干路网提档升级和基础网络延伸连通,深化推进“四好农村路”、城乡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进村,城乡双向运输进一步被打通,串联起千家万户的新生活,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城乡融合发展共同体逐渐形成。
坐公交游中国的背后,是跨区域公交换乘的便捷,折射出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效能的稳步提升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强劲动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区域公交让沪苏浙居民享受无缝对接的交通体验;京津冀定制快巴方便河北居民快速往返北京;重庆成都两地实现公交轨道“一码通”,市民出行更便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地区之间人员货物往来更加频繁,更多“瓶颈路”“断头路”被打通,更多“主动脉”“微循环”变畅通。
从美丽乡村到繁华都市,从江南小镇到东北冰城,路途无论远近,坐着公交就能抵达,曾经难以想象的事情如今已成为现实。刘华强曾由衷感叹:“两个省交界无缝换乘,这就是发展的意义。”公交车上,方言不同的人们共话生活百味,公交车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路路生花。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道路、出行、通勤、旅游,事事都是百姓的身边事、关心事,物资流通、文化沟通、情感融通,样样关系着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路通百业兴,道顺民心畅,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道路通达、公交通达的终点是民心通达,这就是发展的最大意义。
(作者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记者)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责编:张恒
审校:段晓云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