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景点热闹非凡、文博展示亮点纷呈、非遗活动年味十足、文旅消费持续升温……2025年春节假期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假期,南充依托“春节文化之乡”的优势,突出阆中古城、联动市域区县,亮品牌、优供给、展特色、创精品、新体验、促消费、强宣传,吸引广大游客到南充“欢欢喜喜过大年”,成功实现文旅“开门红”、全面激活文旅“年经济”。1月28日至2月4日(除夕至正月初七),南充市共接待游客1381.57万人次,排名全省第二,实现旅游总收入58.26亿元、排名全省第三,同比分别增长5%、18%;其中,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402.66万人次、同比增长5.27%,实现门票收入1752.37万元。1月27日-2月3日,央视聚焦报道18次,直播联线3次,四川卫视持续报道南充春节盛况20余次,文化和旅游市场火爆出圈。
擦亮阆中市“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品牌,以春节文化为主线,将节气民俗与国人情感结合起来,开展“迎春来·踏春去·抱春归”三大系列十三项子活动,做到民俗展示时时有、特色活动日日新,将浓郁年味融入到阆中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创新举办阆苑仙葩迎春灯会、春节大庙会,分时段上演张飞巡城、桃园结义、双喜临门、皮影人生、非遗舞狮、戏说卖油翁、绣球招亲、只此阆苑、《保中》祈福、古筝音韵、阆苑曲艺、木偶变脸、八仙送福、秀才赶考、打铁花、寻找天命人—五龙庙之战等春节特色文化活动,通过“古”与“今”、“旧”与“新”的有机融合,让市民和游客深刻体验到传统民俗的魅力、春节文化的活力。
春节期间,阆中古城的民宿、客栈等全部满员,入住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不少热门民宿、客栈等提前数月就被预订一空。
推动精品景区丰富优质文旅供给,创新打造“灯映嘉陵江·福游南充城”彩灯游园会、相如故城5D灯光秀等特色产品,精心运营嘉陵江水上帆船、缤纷水岸低空热气球等特色项目,完善提升“春到南充、揽胜之旅”“游阆中古城、访朱德故里”等特色线路,全方位提升文化感知和旅游体验,来自成都市、重庆市等周边省市的游客大量增加。
其中,仪陇县朱德故里景区红色旅游形成热潮,众多游客选择在春节期间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精神洗礼,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度过一个别具意义的春节。
高坪区凤仪湾景区举办“巳巳如意·乐享凤仪湾”2025新春大庙会,推出市集、表演、展览、祈福等丰富内容,营造形成烟火气十足的喜庆氛围,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去体验和打卡。
抓好市县联动,推出7大板块80余项特色活动,满足市民游客对高品质春节文化旅游生活的需要。其中,创新开展“文化贺新春·民俗大拜年”巡游活动,以9县(市、区)为主体,采取特色花车巡游、表演队伍行进的形式,在正月初一同步举办舞龙舞狮、扭秧歌、打腰鼓、踩高跷、翻山饺子、巴象鼓舞等巡游表演,以欢乐、吉祥、热闹、喜气的“街头展演”点燃春节的喜庆氛围,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深度参与、拍照留念。
创新举办“村晚”“百姓大舞台·新春天天乐”、“南充群文大讲堂—巴蜀特色文化”讲座、2025南充市迎新迎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文化惠民活动,切实抓好文化进社区、进场镇等“十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全市9家文化馆、10家公共图书馆在春节期间全部免费开放,提供读书看报、美术书法、展览展示、艺术培训、曲艺欣赏等各类文化服务,累计开展线下活动192场次、线上活动304场次,共服务群众47.11万人次,在文图场馆里过大年已经成为众多市民游客的春节新年俗。
精心举办“古韵新春,博物馆里过大年”南充市博物馆2025年新春系列活动,上新南博跨年纪念门票,推出南博新年寻宝记、竹编年画、非遗绒花、手工中国结、彩绘石膏等系列春节活动,让市民游客在博物馆里感受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创新开展“非遗年货带回家”南充市非遗年货购物周,精心选取全市50余个特色非遗项目,在顺庆区西巷举办非遗展示展销、非遗美食品鉴、非遗文艺惠演等活动,每天同步进行直播带货。
活动期间,通过线上直播、微信公众号、线下实地抽取等渠道发放消费券35万元,吸引网络观看超5600万人次,实现线上销售180万元、线下销售721万元,带动全市各类非遗产品在春节期间销售额超过1.3亿元、同比增长15%。
聚焦阆中古城,创排首演《阆苑传奇》沉浸式演艺,提升演出《蜀道盛世》《客来阆中》等实景演艺,演出门票热卖、现场观众爆满;创新举办“龙腾虎跃——首届杂技嘉年华”,绸吊、太极坛韵、吊环、柔术等高难度杂技表演引得游客市民惊叹连连。
联动市域各地,举办清晖阁戏曲园地新春游园会,精彩上演传统戏剧曲目《雷打张继保》,创新开设戏曲体验区,市民游客可以穿上戏服、画上脸谱,亲自体验戏曲表演的乐趣。
四川省大木偶剧院推出“新春有偶”系列演出,《龙门传说》《天下有偶》《糖果屋的诱惑》《迷雾森林奇遇记》《奇趣实验室》《灵蛇幻世·魔影传奇》《空·悟 壹》《空·悟贰》等魔术秀、木偶剧、脱口秀、音乐会、相声等精彩上演,受到市民游客热烈欢迎。
开展“文旅消费·乐享南充”春节促销活动,推出一系列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产品和新优惠,加快推进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文旅消费活力持续迸发。推动商文旅深度融合,组织开展顺庆区环形中心迎春活动、印象西河迎春活动、南部县奇趣威尼斯2025年春节活动等特色活动,打造商文旅街区融合发展新样板。
试行南充市阆中古城、天宫院、八尔湖等32家国有A级景区对在校学生免门票;统筹资金300万元,通过云闪付、抖音等平台发放南充文旅消费券,涵盖A级景区、文化演艺、非遗产品、星级酒店等领域;在主流OTA平台发放5000张免费门票,有效促进文旅市场消费。鼓励企事业单位对外免费开放停车场,全面实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交通领域柔性执法举措,得到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评。
线上宣传
01
中省主流媒体官宣
1月27日-2月3日,央视聚焦报道 18次,CCTV13《新闻1+1》、除夕特别节目、央视新闻直播特别节目3次直播连线阆中。春节前后积极对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四川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35家中央级媒体、22家省级媒体、8家国际传播机构面向海内外共推出重磅稿件700余条,全网传播量超5.5亿。其中,人民日报《过春节,为什么要去阆中?》迅速刷屏;央视《新闻直播间》《文化十分》《生财有道》等栏目50余次关注阆中。
四川卫视报道南充文旅资讯20余条。除夕当天,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四川文旅宣传推广大使李宇春推荐宣传阆中,邀请广大游客阆中过年。
02
社交媒体爆款打造
开展非遗购物等活动直播10余场,直播中发放购物优惠券、折扣码,引导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源;邀请旅游、美食领域网红主播10名,在春节前夕开启南充新春年味儿宣传,走进各类活动现场,互动解答观众疑问;利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热门平台,发起#我的非遗我的年#我在阆中过大年等话题挑战,鼓励游客分享在南充过年的精彩瞬间,南充文旅微博热度超过110万。
03
虚拟体验引流
制作南充热门景区的 3D 虚拟游览视频,嵌入民俗表演的动态展示,通过南充文旅抖音、视频号等推送,吸引游客提前感受南充春节氛围,激发实地游玩欲望。
线下宣传
01
主题快闪活动
在南充博物馆、西巷等人流密集处打造“南充年味”快闪空间,川北大木偶、传统红灯笼、剪纸等营造氛围,设置互动区域,如游客现场学写春联、参与南充年俗知识问答赢小礼品。
02
跨界合作推广
四川新闻联播前南充文旅宣传视频
联动洪崖洞景区,展播南充文旅宣传视频
联合南充公交,在公交车电子屏上显示“阆中古城过大年,锦绣南充迎春天”等标语。在四川卫视四川新闻联播前持续播出南充文旅宣传视频,与电信合作,推出南充文旅宣传短视频,联动洪崖洞景区,景区大屏不间断展播南充文旅视频,拓宽宣传覆盖面。
文丨杨焰君、袁 露
编辑丨王曼霖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