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
2月3日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是指春天的开始,也意味着温暖的开始。中医认为,人体在立春时表现出阳气上升、新陈代谢逐渐旺盛的特点。立春时分如果有适当的养生方式,可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那么立春时节的养生有什么“秘籍”?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的冯霞医生来为你揭秘。
起居上,立春起居要遵循的是“稍晚睡而早起”的规律。稍晚睡就是22点左右入睡,超过23点睡容易伤胆气,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患胆结石、抑郁症。早起,是天亮就起床,不要赖床。
着装上,俗话说:“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后的气温变化仍较大,总体来看,气温仍处在较低水平。立春人体的皮肤毛孔舒张开放,最容易受风寒。过早地脱掉冬衣,会导致毛孔闭合,机体气血没有办法向外宣散,如果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饮食上,立春之后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也就是少吃带有酸味的食物,多吃轻薄甘甜,但不过度甜腻的食物。从中医上来说,酸味的食物有收敛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酸味食品如山楂、话梅等应少吃;甘甜的食物如红枣、山药等能养脾胃,可适当多吃一些;还可以多吃菠菜、芹菜、荠菜等绿色蔬菜。
运动上,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该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清晨早起,可于开阔处缓缓步行,并适合做八段锦、瑜伽等柔软而使肢体伸展的运动,用以舒展身体、畅通血脉。运动也要注意不要过量、略微出汗就可以了;不要剧烈运动,如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反而不利于养生。
情绪调养上,春季正是肝气逐渐增旺的时节,要注意情绪的调养。“怒气伤肝”,情绪过于激动就可能出现头痛头胀、耳鸣眩晕等症状;而情绪和心理状态失去平衡,导致肝气郁结,就会出现肋骨处胀痛、咽部有异物感甚至抑郁等症状。咱们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开阔的户外进行舒缓的运动,聆听轻柔自然的音乐,这些都可以调节我们的情绪,达到“调顺肝气、升发阳气”的目的。
同时,专家还推荐了居家简易养生保健法。
穴位按摩:点按足三里穴,足三里是第一保健要穴,可提升人体正气。还可点按太冲穴,太冲是肝经原穴,可以补益肝气,助肝气升发。
艾灸:艾灸具有扶阳、补虚、防病、养生保健的功效,可以选择神阙、大椎、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或做督脉灸,排出冬日积聚的寒气与浊气,达到防病养生的目的。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立春预示着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