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辞岁,银蛇贺春。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在石家庄,有许多工业企业的职工为了保障生产、满足市场需求,选择在岗位上过大年,用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为我们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月28日,除夕夜,夜幕低垂,街道上红灯笼高高挂起,位于清凉山下的河钢集团石钢公司车间内依旧灯火通明。
石钢后部热处理工段段长李斌站在调质炉前,密切关注着冷床上钢材的冷却效果。第二天便是正月初一,按照生产计划他们将要为某国际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生产高端汽车钢。这些材料将用于客户关键零部件制造。当天的调试至关重要,为此,李斌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和团队一同坚守现场。
“调质后的钢材出口温度为130℃,经过冷床喷淋系统,现在能降到70℃左右。”李斌手持测温枪逐一检查冷却后的钢材,并随时与点检站站长高磊进行沟通。他紧锁眉头,尽管温度降幅明显,但距离锯切温度还有20℃的差距。
李斌面前的调质炉是金属热处理工艺中所需的重要生产设备,调质炉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炉内保持足够时间,再以适宜温度进行冷却,这样可以使加工的材料内部成分均匀化,并具有更优的塑性和韧性。
由于部分钢种受成分影响,在高温淬炼下容易发生端部轻度开裂现象。为了保证每一根钢材零缺陷,现场职工需要对端部进行锯切处理。然而130℃的高温钢材直接进入锯切工序,不仅设备功能性能受到影响,且增高了人员操作的风险。为了能够高效高质量保客户订单,一星期前李斌和团队就着手进行攻关。
“喷出的雾状水与钢材之间还有一段距离,部分水雾会在这个过程中逸散到空气中,如果减少它们之间的距离……”高磊边说边在地上画起了图纸。通过多次沟通和反复测量,他们最终确定了冷床支撑臂的高度。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改造,冷床高度由原来的400毫米,降到了合适的高度,实现了水雾最大程度接触钢材。
“现在钢材出口温度47℃,远低于50℃的要求,改造成功了!”看到测量指标,现场一片欢呼声。“走,吃饺子去!”大家话音未落,新年的钟声已敲响。
无独有偶,春节假期,石家庄骨干药企——华北制药原料药、生物药、集采品种等关键岗位有3000余名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在守护百姓健康中度过春节,以奋斗实干建新功。
在华药金坦公司,乙肝疫苗的原液正处于连续生产的中期阶段,岗位职工精心操作严把质量关;细胞产品中心的职工紧锣密鼓按计划排班,尽管工作量比平时激增,大家放弃与家人团圆无怨无悔地在无菌洁净室里坚守岗位,开启新春第一批原液的生产;质量监督组严格履行职责,对生产环节的工艺用水进行取样送检,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松懈。
随着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落地,华药北元分厂主要品种均已纳入国采。为保证制剂生产,混粉岗位员工坚守在生产一线,对每一批原料进行精确称量、细致混合,为产品高质量出厂奠定了基础。他们表示:“能够为百姓健康作出贡献,我们心甘情愿在春节假期坚守岗位。”
与此同时,华药新制剂分厂也为保证国采品种供应和重点产品市场需求,对环孢素软胶囊、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品种周密排产,加足马力,保质保量组织生产。
华药先泰公司以半合成青霉素原料药为主导产品,是中国半合成青霉素原料药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春节期间,该公司主要产品酶法阿莫西林、酶法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钠、普鲁卡因青霉素等多个品种正常生产。
当然,还有一些工业企业在春节假期“马不停蹄”,众多奋战在生产一线的职工,用坚守保障市场供应,也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他们在岗位上度过的春节,同样年味儿十足,意义非凡。
首席记者:范玉蕾
编辑:闫艳丽
审核:冯金莲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