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乙巳蛇年,舞动春归,蛇年新岁正渐行渐近。几天前,央视春晚公布了蛇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没想到这件呆萌可爱的蛇的灵感来源竟然是3000多年前三星堆的青铜蛇。这种现实生活中让人闻之色变的动物,在传统文化中却曾被赋予了各种力量,成为生命力、智慧、再生等美好象征的载体。
汉代操蛇俑
在四川的各大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和蛇相关的文物。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成都青白江区博物馆的一件汉代持蛇俑。
这件文物出土于青白江区祥福镇马坪村,长31厘米,宽23厘米,高89厘米。该俑造型夸张,头顶有角,面目狰狞,嘴露獠牙,左手握蛇,呈站立状。
操蛇镇墓俑源于古人的鬼神信仰及传说,人们想象墓主可能遭到恶鬼的侵扰,故而塑造了形象凶恶的镇墓俑放在墓葬中“以恶制恶”,保卫墓主人安宁。操蛇形象一方面寓意对蛇的制服,防止蛇钻墓穴,对墓主人尸体和陪葬品进行破坏;另一方面,蛇是阴间邪恶势力的象征,“操蛇”具有驱鬼辟邪,铲除阴间邪恶势力的寓意。
看来,古人和今人一样,同样对这种动物又敬又怕啊。
备注:图片和视频素材由青白江区博物馆提供
策划:四川日报全媒体
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没想到我们古人和蛇有着这样“相爱相杀”的过往,但是现代人和古人却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正义的追求、对邪恶的铲除。
这件汉代持蛇俑太吸睛了!古人迷信归迷信,手艺却是杠杠的,把个操蛇俑做得栩栩如生。在他们心里,蛇既是不安因素,又有驱邪能耐,所以才让它在墓葬里“站岗”。如今蛇年,“巳升升”走红,同样跟蛇有关,却风格迥异,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奇妙,让人忍不住跟着文物探寻往昔。
有意思
“以恶制恶”,驱鬼辟邪,铲除邪恶。
文化自信
蛇舞新春献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