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很多地方想挖我,但我是不会离开明月村的,因为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工作,也在这里得到了想要的生活,实现了人生价值。”1月24日,当蒲江县成都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双丽将自己的返乡创业故事娓娓道来后,台下掌声雷动。
当天,“返乡成都——回家创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专题活动在成都市金堂县经济开发区招商中心举行。返乡代表、行业商协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界人士齐聚一堂,了解蓉城发展成果,点亮返乡创业之火。
活动现场。
发布198个创业项目
涵盖农业种养、绿色食品加工等领域
这是金堂人刘洪明在外创业的第30个年头。从青年时期只身前往深圳就业,到如今年过半百,攒下不小身家,他渴望回乡发展的心越加浓烈。“家乡变化很大,有很多潜在的发展机遇。”刘洪明说。
金堂曾被称为“全国打工第一县”。1988年,金堂县竹篙镇在四川率先通过政府组织劳务输出模式,输送50个当地农村劳动力到广东务工,至此开启了当地30余年的劳务输出历程。
如今,金堂经济总量4年跨越3个百亿级台阶,突破700亿元大关,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吸引了7万人返乡就业、1.3万人返乡创业,创办经济实体9000余家,省外务工人数从高峰期的18万人降至4万人,成为全国返乡创业的典型县。
“如今成都创新实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需要更多有资金、有丰富管理经验、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加入进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与园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希望借此次活动,呼唤更多能人返乡、创新创业,为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乡村图景注入动力、活力。
与会人士前往成都市合一优品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考察。
现场,成都相关职能部门向返乡人士通报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介成都投资兴业、创业就业、安居乐业、夯基立业等惠企利民政策;成都市委组织部现场开展了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政策宣讲。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发布了创业指南,联合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了《“返乡成都—回家创业”机会清单》
该清单涉及198个优质创业项目,项目投资总额达75.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涵盖农业种养、绿色食品加工、人工智能研发、农商文旅融合、文化创意、餐饮娱乐、电子商务等19个细分领域,涉及资金或投资合作、管理运营团队、技术或人才服务等多种形式。其中,对资金需求最大的集中在农商文旅融合、农产品加工、农业种养与养殖以及文化旅游等领域。
创业人士表示成都氛围良好
渴望持续深耕乡村建设领域
这是甘肃人戴超在成都创业的第5年。从新津区的梨花溪到温江区的高山村,他将全新的开发运营理念引入乡村,成功打造出梨园雅舍、榜样青年社区等多个文旅项目,还与高山村村集体共同成立公司,成为一位新村民。
能否持续盈利、收入稳定性如何保证……来成都之前,戴超曾有过很多担忧,但事业发展速度快得出人意料。“从最初经营空间、经营内容,到现在孵化主理人,我已经慢慢从经营者转变成投资者了。”他认为能取得如今的成绩,与成都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密不可分。
与会人士前往金堂云漫半山森林康养基地考察。
“成都文化基底深厚、包容性强,而且当地政府对创新思维接受度高、有针对小微企业的系列扶持政策,也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戴超表示,未来将持续融入成都乡村发展建设中。
川籍商人、尼泊尔巨轮车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黄亮发现,成都对农村创业项目扶持力度很大。“目前比较倾向于尝试农商文旅板块。我去新津、温江考察过,发展成果令人震撼。”
在返乡代表、著名主持人刘仪伟看来,成都的创业氛围是全国一流的。“它能提供一种张弛有度的氛围,让你在恰当的时候停下来歇会儿。它可以把商业和人文、奋斗和享受、工作和生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他祝愿所有返乡人士都能在成都开出新的花、结出新的果。
本次活动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农业农村厅等6部门指导,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退役军人局等多部门联合承办。
(活动主办方供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