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红霞 文/图
两个半小时、17个节目、362名演职人员,现场观众近400人……1月23日晚,成都市新都区第四届网络春晚举行。
这场由新都人编导、新都人出演、新都人观看的春节大联欢,将新年的欢笑和希翼带到新春舞台,拉开来年的序曲。值得一提的是,藏在宝光寺60年的张大千真迹《水月观音图》,以舞蹈形式走进新都春晚,让一段历史文化在现代舞台上熠熠生辉。
全区选场地选节目,终定年终大秀
今年春晚的场地位于建成投用不久的时光520文创基地。执行导演张晓迪表示,该演艺大厅设备、灯光齐全,节目组增添了清流镇有百年历史的彩灯,更加烘托喜庆氛围。
在节目方面,经过类型、主题遴选,从最初报名的30多个节目中选取了17个,划分为文化、繁华、奋进、幸福4个板块,反映新都各方面的成就和变化。“节目排练了一个多月,最后一周集中排练”,张晓迪说,主要工作人员连续几天工作到深夜,营造出良好的演出氛围——舞台三面合围,新都的云外楼、交加亭等多个标志性建筑、景观出现在背景屏里,视觉冲击突出。
新都网络春晚连续举办4年,今年的亮点是双语主持和博主大森子加盟。晚会伊始,新近入职的主持人王瀚悦用英语向网友问好,介绍新都2024年的主要成绩。在互动抽奖环节,为农村老人送去欢乐的自媒体博主大森子也作为特邀嘉宾出现在直播间。
自媒体博主大森子(右)特邀成为晚会主持人中的一位
原创节目精彩纷呈,两大首演耳目一新
黄张嘉洋、陈龙灿、张杰……从5位杰出新都人出镜问候开始,整台晚会高潮迭起,多个原创节目令观众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由清流镇推送的歌曲《越过山河海》,是唱给从清流走出的“流浪文豪”、作家艾芜的,是道地的“新都创作”,由清流文化志愿者胡柯演唱,流畅、动听的旋律,令现场观众沉浸其中。由新都区、理塘县对口帮扶干部联合演出的歌舞《云上理塘》,把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风光、工作瞬间呈现于屏上。
由文化志愿者胡柯演唱的、写给作家艾芜的原创歌曲《越过山和海》
最令观众惊喜和感动的,有两大“名场面”节目。
一个是省文联主席、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创作并首次演出的戏歌《春夜喜雨》,他亲自参演,带领最新一代的“芙蓉花仙”“陈秋仙”扮演者,与新都西街小学的川剧小爱好者,一同将杜甫的名诗意境呈现于舞台上,让观众惊喜不已。
另一个惊喜,是新投集团将“藏”于宝光寺60年的张大千画作真迹《水月观音图》,以舞蹈《丝路明珠》搬上舞台。画作作为背景,身着水月观音服的演员们将观音像的美与雅,立体地表演于观众眼前。
以张大千画作《水月观音图》为背景的原创舞蹈《丝路明珠》
《丝路明珠》近景 包瑞雪 摄
据了解,这幅真迹过去珍藏在宝光寺方丈客堂内,如今陈列于宝光博物馆中。画作背后还有一段传奇故事:1941年,张大千带领弟子赴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地临摹古代壁画,抗战胜利后在成都举办画展,这幅水月观音图被绘画界和参观者公认为是他“临摹敦煌壁画中最有神韵的一幅”——颜料设色十分考究,除缨络、珠宝及衣带、山石线条使用金色描绘外,其余是用朱砂、石青、石绿、石黄等矿物颜料点染,60年来鲜艳耀目,色彩如新。当年,竞买者众多,最后由当时省政府主席张群同意,由新都县买下,放置在宝光寺内。
3D打印公仔“沸头子”
与原创作品一同首次亮相的,还有今年新都春晚的吉祥物、3D打印公仔“沸头子”。只见它身着红衣,姿态与新都出土的国宝、东汉说唱俑一样,左手执火锅、右手拿筷子、脚下踩滑雪板,生动演绎“抱着熊猫吃火锅,听着音乐去滑雪”的新都生活方式。“这是由新都3D企业打印的,用了新型材料,科技与文创结合”,张晓迪说。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