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文  武茹玉/视频

12月29日下午,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盛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特别的活动在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狗教授”行动工作坊开始,这场“爱狗有道”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活动邀请到松狮“二妞”、金毛“QQ”、边牧“太极”和它们的主人来到现场,这天,它们的工作是鼓励孩子们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活动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PICU张骏教授团队、亚洲动物基金为支持盛乐社区“看风景的蜗牛”项目而开展。现场,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PICU病房负责人、张骏教授说,华西医院此前举办的“狗医生”活动,主要针对患者群体,旨在促进其心理康复;本次开展的“狗教授”活动,侧重于社区教育,让人们学会爱狗、尊重狗及承担养狗责任等。

社区里来了三只“狗教授” 传递陪伴与治愈的别样温暖

盛乐社区内,“二妞”“QQ”“太极”戴着“工作牌”和参与活动的30个家庭进行互动。社区居民和患者说,“狗教授”带给他们安慰和陪伴,心情也得到放松。

“狗教授”边牧“太极”。

“狗教授”松狮“二妞”。

“二妞7岁了,担任‘狗医生’已4年,出勤达40多次,去了养老院、小学及特殊学校等多地,今年荣获了资深‘狗医生’奖项。”现场,“二妞”的主人分享故事,说曾带着它去华西医院探访, “二妞”出现后,病人郁闷不开心的面容瞬间有了变化,主动伸手抚摸“二妞”,还有特殊儿童学校小朋友把心事凑在二妞耳边告诉它。“‘二妞’似乎明白在做一份特殊的工作,每次出门会乖乖戴上口水巾,还会主动让我戴上工作牌,一路上安安静静。狗狗除了陪伴,还能带给人爱的治愈。”

“狗教授”金毛“QQ”。

金毛“QQ”的主人也讲述着自家宝贝的故事:“‘QQ’10岁啦,性格活泼开朗,特别喜欢‘上班’。截至今年,它的出勤次数超过130次。”“QQ”去得比较多的是一个特殊儿童机构,起初,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他们的到来不理不睬。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逐渐被“QQ”的热情与友好打动,每周三都会到门口迎接他们,愿意与狗狗互动、玩耍,为它接水喝,离开时还会说“狗狗拜拜,下周三再见”,这让“QQ” 主人有了很大的触动,选择长期坚持参加“狗医生”“狗教授”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行动代表文明养犬群体,带动更多人正确看待养宠,让大家对狗狗更加包容和接受,共同营造美好家园。”

与宠物更好相处,有利于青少年心理成长和改善亲子关系

“动物疗愈需长期进行。”张骏认为,此前华西医院探索的“狗医生”活动,让患者与动物的短暂相处有教育意义,但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效果更佳。“很多患者回家后有养狗想法,如果让其学会与宠物更好相处的方法,肩负起照顾好宠物的责任,对青少年而言是一种心理成长,也能促进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改善亲子关系,还可将狗作为社交手段,帮助抑郁症青少年走出家门,产生疗愈效果。”

当下快节奏生活中,焦虑、抑郁等患者增多,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尤甚。张骏教授认为,除传统治疗手段外,宠物疗法、自然疗法、艺术疗法等非传统治疗方式值得探索。而“狗医生”项目值得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持续研究、积累数据,探索其与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及护士工作的配合方式。

张骏教授还提到“狗医生”对主人要求颇高,需其从事大量志愿者工作,奉献爱心,这对狗主人个人价值也是一种拓展。他也表示未来会探索“狗医生”“狗教授”的主人成为志愿者,和其他养宠家庭“结对子”,传递志愿者精神。

成为“狗医生”, 狗狗需满足2岁以上+“内核”稳定等系列标准

随着 “狗医生”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很多人对爱宠如何成为“狗医生”产生兴趣。

亚洲动物基金中国猫狗福利项目宣传教育主管杨梦椒解答,目前面向成都地区招募“狗医生”“狗教授”,要求狗主人需年满18周岁,且长期居住在成都;狗狗年龄两岁及以上,与主人相伴时长至少半年,必须已完成绝育手术,性情稳定,同时遵循《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依法取得成都市养犬资格证,主人要定期带狗狗进行免疫和健康检查。

“我们每年都会举行‘狗医生’严格考核,从行为和情绪等多维度全面评估。在职的‘狗医生’和志愿者们可根据时间自由报名参与公益活动。每年年终也会举行志愿者聚会,让辛苦一年的志愿者和狗狗欢聚一堂,也为有特别贡献的志愿者颁发年度奖项。”杨梦椒回忆,从最初1991年香港创立,到2004年进入内地并扎根成都,项目不断发展壮大。起初,狗狗主要在华西四院临终关怀领域工作,随着推广深入和志愿者团队发展,活动频率达到一周至少一次左右,服务群体也在“扩容”——拓展到养老院的长者、特殊儿童机构的孩子,再到后来发展的“狗教授”项目走进学校、中小学以及社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如今更是为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送去抚慰与关怀。“期待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