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似乎有一些趋势,很多年长的摄影艺术家们在追求‘新’、新的设备、新的技术,一些年轻的摄影师反而觉得复古的东西更有意思。”作为一名95后青年摄影师,翟羽佳用一次性成像器材创作的《觉今是而昨非》,获得了四川省第十九届摄影艺术展艺术类的铜奖。本期C视觉《大家·谈》,翟羽佳为我们讲述了另一种维度的对时间、对影像的思考。

《觉今是而昨非》组图之一。

“这组图,是利用宝丽来的特性,在未完成显影时,将相纸一分为二,浸泡在流水中。负片部分的影像固化下来,不会再发生变化,而药膜则会漂浮在水面,与水流共舞,形成随机的形状。”


《觉今是而昨非》组图之一。

《觉今是而昨非》组图之一。

《觉今是而昨非》组图之一。

“我想通过这样的形式,去表达一个理念:一次性成像本来是最真实性、瞬间性的记录,但他其实也是可以被篡改的,比如川西的雪山、森林里的树……我们觉得它们会永远固定在那里不会变化,但我也可以去探索它更多的可能性。”

《觉今是而昨非》组图之一。

《觉今是而昨非》组图之一。

说起为何在很多摄影方法里选择了一次性成像,翟羽佳讲起了以前在北京“扫街”时,拍到了一个老奶奶,她当时就想要照片,但不可能马上洗出来给她,就这样遗憾地错过了。“如果当时用拍立得或者其他的一次性成像设备拍摄,就能马上给到她了,那会儿就觉得,一次性成像能够提供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一个立刻的关系呈现的作用,也能留下很多转瞬即逝的东西,去抵抗时间流逝的焦虑。”

一次性成像作品。

一次性成像作品。

翟羽佳告诉记者,她最近在尝试的AI摄影,又是另一种对于影像的呈现方向。“AI的介入,是在打破真实,但有时又很接近我内心的真实,比我还了解自己,这点让我很震撼。”

AI摄影作品《它有见过我的梦》。翟羽佳在经历了一些人生的阶段性变化后,把小时候的照片和“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样的心境去让AI生成,生成了让她特别满意的图片。


比起拿起相机单纯地拍照和记录,更倾向于思考时间与影像的关系,关心更多流动而不确定的“内在”,翟羽佳说,自己也将通过不同的、不断的形式上的创新,去探索更多影像的可能。

四川日报全媒体视觉中心 出品

策划 ︱ 毛漫丁 喻茂  谭曦

采访&文字 ︱ 郭佳莹

拍摄&剪辑 丨 黄潇 陈彦西(实习)

海报设计︱ 何涛


特别鸣谢 赵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