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12月16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迪四川”)重磅发布“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位居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全国500强第493位。芦溪镇、潼川镇、北坝镇分别位居2024镇域投资竞争力西部100强第31位、56位和第59位。
在2023年赛迪四川发布的2023镇域投资竞争力500强暨西部50强名单中,绵阳三台县上榜镇数量为0,时隔仅一年,三台县就有3镇“集群式”冲上榜单,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三台县是如何实现“0”的突破的?
“加快推动农业大县向产业强县、人口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型升级。”12月27日,三台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典型丘区农业大县、百万人口大县、绵阳南翼发展骨干支撑县为一身,近年来,三台县逐步构建起以粮油、生猪为主导,麦冬、蔬菜为特色,现代种业为支撑的“2+2+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纺织印染、服装鞋帽、食品医药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以商业贸易、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为主导的“1+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以农业为“基点”,加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2月27日,沿涪江芦溪段向三台县顺流而下,沿江两岸“天府粮仓”粮油基地、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接蹱而过,一望无垠的麦田、麦冬田仿佛为两岸黑色的沃土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三台麦冬产区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幅员面积2659.7平方公里,辖33个乡镇,户籍人口135万余人,是全省典型丘区农业大县,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三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06亿元、增长3.1%。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统揽,重点要擦亮农业金字招牌,着力构建以粮油、生猪为主导,麦冬、蔬菜为特色,现代种业为支撑的‘22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入实施“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及推广优质品种、开展高产高效技术和增加高效节水灌溉等方式,三台县实现了粮油产业的扩面增产与提质增效,目前,已新建3万亩、改造提升4万亩高标准农田,预计明年粮食产量71.2万吨、油料产量18.1万吨。
建设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除了粮油生产外,还离不开其他相关产业链的打造。
以麦冬产业发展为例,2024年8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橘红、地黄、麦冬、天冬4种物质列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后,三台县麦冬又迎来丰收,总产量达到19269吨,比去年增长了5.2%。
据三台县麦冬产业发展专班协调组组长张明介绍,受“药食同源”影响,2024年三台县麦冬种植面积达到了63593亩,产量占全国麦冬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80%。目前,三台县以麦冬为原料开发出的中成药超380种、保健品超190种,并已建成麦冬绿色加工中心15个,新建种植溯源基站15个,成功打造麦冬数字化管理溯源云平台,麦冬质量全程溯源面积达2.2万余亩,麦冬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达40余亿元。
同时,三台县还高标准建设生猪种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内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猪育种中心、西部单体规模最大的1200头共享种公猪站,预计全年生猪出栏116万头。
为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三台县大力实施“三品”工程,进一步扎实推进油菜良繁基地和三台油菜种业科研试验园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完成投资7.15亿元,新增和恢复灌面9.1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面2.67万亩。2024年实现粮食总产67.5万吨、连续五年全省前三,油料总产17.7万吨、连续七年全省第一,生猪出栏118.8万头、连续五年全省第一。
以工业为“支点”,助力向产业强县、经济强县加速转型升级
12月初,在三台工业园区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绵阳佳联)生产车间,最后一台老设备被彻底拆除。
绵阳佳联印染有限责任公司厂区
“新安装的设备将采用最新技术,形成覆盖印染全流程设备的数字化监控系统。”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杜涛介绍,利用“精益工厂布局和一个流生产方式”的精益化生产模式,可对机械参数、工艺参数、能源消耗和过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并集成染化料自动配送系统,形成机台或单元机的闭环控制,建成后产能达11690万米/年,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3年以来,三台县锁定纺织鞋服、食品医药等行业,持续推动技术升级和“智改数转”。
如,中研磨具公司,自主研发推出的新产品——超精密柔性砂膜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3C、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
卓控开物公司,以一款地铁轨道“高等级减震扣件”惊艳四座,它是国内首创产品,以其颠覆性技术,开辟了“降噪安民”之路。
恒丰赛特公司,研发出第2代“调相机润滑系统”产品,将在火电、抽水蓄能、风电、光伏等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12月27日,在刚竣工的安吉纳体育(四川)数字化产业园,按照规划,这里将成为一座“立体”工厂——一层用于裁剪,二层为制衣,楼层间有货运电梯和自动驾驶小车连接,“自动化程度在西南地区都属于领先。”该园区负责人介绍,2023年7月,安吉纳公司将制鞋厂落户绵阳市三台县,一年后,该公司投资“再升级”,将制衣项目也落户于此。
安吉纳体育(四川)数字化产业园
据统计,三台县已分类分批推进51户企业“智改数转”,指导企业申报省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4个。
“最初我们发展主要是瞄准产业转移,发挥本地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优势。”三台县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随着行业发展,三台县陆续吸引了鸿星尔克、安吉纳等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以纺织印染、服装鞋帽、食品医药为主导的工业体系,这让原来只想着靠产业转移和发挥本地劳动力、原材料优势发展的三台县逐步向发展完整产业链、深入开展产品创新、研发方向转变。
此外,为营造更好营商环境,三台县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打造好环境、好平台、好服务“三好”营商环境品牌,开展“一线纾困”专项行动和“企业大走访、送法进企业”活动,企业问题办结率96.44%,并在全域开展深入推进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乡镇抓产业促推高质量发展工作,创新组建7个镇级国投公司,完成城建攻坚项目投资11.71亿元。
截至目前,三台县已建成两江工业集中区、芦溪工业集中区等4个工业园区,建成三台县专用服装产业园、绵阳市健康食品(三台)产业园等4个产业园。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55亿元、增长8%,五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