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12月27日,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简称“川渝特高压工程”)正式投运。这个工程可以说是川渝地区的“明星工程”,立项、开工、建设、调试、投运,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也是“圆梦工程”,经过10余年的谋划,川渝特高压交流联网的构想终于实现。

对川渝地区来说,为什么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条电力通道?其正式投运将带来什么?本期省情研究所,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个万众期待的工程。

关键词1:交流工程

四川虽然有很多条特高压,但特高压交流是第一条

近年来,四川作为国家电网特高压建设的主战场,相继投运了向家坝—上海、溪洛渡—浙江、锦屏—江苏、雅中—江西、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6条特高压工程。但是,这6条特高压都是直流工程,而川渝特高压工程是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实现了川渝地区交流工程零的突破。

川渝特高压工程线路

直流和交流有什么区别?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技术中心主任姜振超解释,这是两种不同的输电方式,直流,即点对点输电,就像一列直达列车,中间不能上下,输电距离可达到2000—3000公里;而交流工程,具有延伸、拓展的功能,就像公路一样,可以随上随下,还可以新建出入口,与原有电网连接,输电距离通常在1000公里以内。

工程飞越折多山

作为西南地区首个交流工程,川渝特高压工程不仅连接四川、重庆的电源和负荷中心,还不断延伸、拓展,力图发挥更大效用。最近,成都东—遂宁500千伏线路工程即将投运,这是遂宁点对点接入川渝特高压工程的专线,能够将甘孜地区清洁电力输送到遂宁,提高遂宁电网供电能力300万千瓦。成都东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业主项目部执行经理曾小辉介绍,以成都东为地点,正在建设三条接入川渝特高压工程的500千伏外送输电通道,除成都东—遂宁以外,还有成都东—十陵500千伏线路工程,成都东—淮州500千伏线路工程,建成后将大幅提升龙泉驿、金堂地区的电网供电能力。

关键词2:一体化工程

服务双城经济圈战略,川渝电力保供底气更足

川渝特高压工程的落地实施,离不开两个重大背景: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二是川渝电网一体化建设。

川渝特高压交流联网的构想,10多年前就已提出。2017年,四川省能源局组织研究确定特高压交流方案。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川渝电网仅有三条6回500千伏输电通道,实际送电能力550万千瓦,已全部处于饱和状态。重庆要想多用川电只能干着急,而四川也每年为水电弃水和消纳发愁。如何消除川渝电力交换“卡脖子”问题,摆在两地面前。

高空紧线作业

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式提出。对于相互需要的川渝两地而言,能源一体化迅速提上议程。

同年7月,川渝两地签订“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协议涉及20个重大能源项目、投资总额高达9900亿元,其中,最为重磅的就是川渝特高压联网工程。

随后,川渝两地携手推动川渝特高压工程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2022年9月,川渝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

高空施工

开工前夕,正值2022年夏季川渝遭遇极端天气导致的缺电难题。此次缺电暴露出川渝两地相关硬件建设的短板,尤其是电网缺乏跨省、省内电力互济能力,出现了省外电力“送不进来”,省内电力往负荷中心“送不进去”的现象。

这使得川渝特高压工程被寄予厚望。一方面,川渝特高压工程连接四川、重庆电源和负荷中心,可以打通川渝之间、四川省内送电通道的瓶颈,投运后将提升四川水电通道送出能力480万千瓦,提升川渝断面输电能力最大400万千瓦,提升重庆市电力保障水平,推动用能结构优化。另一方面,川渝特高压工程建成后,我国西南电网的主网架电压等级将从500千伏提升到1000千伏,可满足川西等地清洁电源的多元开发和送出需要,有效承接来自西北、西藏等地的电能,大幅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整体电力保障能力。

随着川渝特高压工程投运,每年可从川西等地向四川、重庆负荷中心输送清洁电能350亿千瓦时,相当于近一千万户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量。业内普遍评价这是助力川渝电力保供的“关键工程”,认为未来几年川渝电力迎峰度夏保供底气将更足,电力保供压力得到大大缓解。

关键词3:起步工程

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从这个工程起步

国家电网公司对川渝特高压工程的定位,是西南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的“起步工程”。如何理解起步工程的概念?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部特高压建设管理处处长唐刚介绍,川渝特高压工程由三段组成,分别是:甘孜—天府南—成都东、天府南—铜梁、阿坝—成都东。

甘孜变电站

2022年9月,甘孜—天府南—成都东段开工建设;2023年4月,天府南—铜梁段开工建设。这两段于此次同步投运,从甘孜到天府南后分叉,一条通往成都东,一条延伸至重庆铜梁,完成了川渝特高压“Y”字形网架建设。

天府南变电站

今年7月,川渝特高压工程的第三段:阿坝—成都东工程正式开工,预计2026年12月建成,“Y”字形的左边分支向阿坝延展,将川渝特高压工程转变为“之”字形网架。

这个转变意味着什么?在唐刚看来,阿坝—成都东工程建成后,年输电量超过150亿千瓦时,将与甘孜—天府南—成都东工程一道,形成“双送端”共同出力的全省电力保障新格局。

对川渝电网来说,转变为“之”字形网架后,供电和网架支撑能力均得以提高,为进一步优化调整川渝500千伏电网,解决局部网架重载问题提供了条件。

目前,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正在加快论证,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将不止于“之”字形网架,下一步有望继续“成环”。

后续推动“成环”,四川还将规划建设攀西—川南—天府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再增加攀西这个送端,形成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三送(甘孜、阿坝、攀西)三受(成都、川南、川北)”目标网架,也将进一步优化西南电力配置,形成送、受端结构更清晰,直流和交流协调发展的电网格局。

关键词4:超级工程

创多项纪录,带动产业投资近900亿元

作为一项超级工程,川渝特高压工程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

带动产业发展,拉动产业链上下游业绩增长。电网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总投资286.31亿元,根据投资估算,带动装备制造、电源建设等相关产业投资近900亿元。工程建设过程中,除高原所需特殊装备外,施工机械设备超过六成采购或租赁自四川、重庆本地,所需的砂石、水泥、管材等工程建设材料全部就地采购,采用劳务用工形式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先后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

川渝特高压工程翻越无人区

深化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技术和工程建设重大突破。作为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川渝特高压工程创下多个“首次”和“第一”。与已建同类工程相比,我国1000千伏变电站最高海拔从1300米跃升至3450米(甘孜1000千伏变电站),线路海拔从2300米提升至4750米,变电主设备尺寸增大30%,线路最大覆冰量60毫米,超出现有特高压工程设计规程和设备研发边界。设计科研团队针对高海拔、重覆冰特点,先后开展145类科研和工程验证试验,攻克了高海拔空气间隙、外绝缘、电磁环境等核心技术,研制出全套高海拔特高压设备。工程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使用十分裂输电导线,首次架设“八腿式”门型输电铁塔,天府南变电站挖填土方量达280万方、成都东变电站挖方边坡高达64米,均创特高压建设历史纪录,为后续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

新闻多一点:

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在川渝投运

省情“所长”说丨大型“输电宝”投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新”!

一组海报,看川渝特高压工程之最

图片由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