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创产业,成都市创新探索党建领“链”、服务优“链”、文化强“链”工作路径。
一个文创产业生态圈的党建“引力”
文/雷祥 《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余娜
东郊记忆。供图/成华组
今年国庆假期,成都东郊记忆艺术区(以下简称“东郊记忆”)深受游客“青睐”,主题市集、数字艺术展览、戏剧演出等20余场精彩活动,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精彩的假日体验。数据显示,国庆假期东郊记忆总客流量近8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0%。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党建赋能成都市文创产业建圈强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成都市陆续打造东郊记忆、天府国际动漫城、菁蓉汇等特色文创产业生态圈,构建起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如何为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今年,成都市依托东郊记忆等产业承载地,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试点,成效初显。
“链”上建组织 企业有了“主心骨”
东郊记忆根植于“三线建设”老工业基地,前身为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这里,曾经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第一支彩色显像管。
如今的东郊记忆,人潮涌动、国潮火爆、频频“出圈”。而在几年前,东郊记忆也曾“不温不火”。当时,文创产业上下游衔接不畅、配套不齐、联系不紧,园区不少企业发展受限。
为了破题,结合“蓉城先锋·链群赋能”行动,成都市积极探索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方式,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三链”党建工作试点,创新探索党建领“链”、服务优“链”、文化强“链”工作路径。
在试点的东郊记忆,成都市广泛凝聚组织、宣传、社会工作、属地园区、链上企业等各方力量,推动成立成都市文创产业链党委,吸纳四川今日头条等链主企业、成都市数字文创联盟等产业联盟、成华区文创产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作为成员单位。同时,充分发挥产业链党委引领作用,采取链主企业带头建、园区聚集联合建、街道社区兜底建等方式,推动90余家链上企业成立党组织,将1100余名党员纳入管理服务。
建立党组织以后,企业在思想上找准了“航向”。“沉浸式‘剧本杀’是一个具有很强文化属性和内容属性的领域。”环球魔力(成都)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MO李咏说,“建立党支部以后,我们有了一个很强的意识,‘剧本杀’不应该只是娱乐,也应该成为正向价值输出的载体。”
作为成都市文创产业链党委的成员,李咏和她的团队打造了《黎明将至》《外交官》《旗袍》等一系列红色剧目,吸引年轻人来到剧场感受红色文化氛围,同时将党建与业务紧密结合,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联合解难题 企业加了“助推器”
“文创园区之间可以搭建更多共享资源平台”“现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很大压力,希望多给他们一些资金上的扶持”“希望推出更多扶持影视音乐的政策”……在“蓉城先锋·链上成华”文创产业园区协同发展座谈会上,15家文创园区、链上企业代表畅所欲言。
今年以来,成都市文创产业链党委结合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组织50余场“对话书记”“企话东郊”等党建共建活动,深入文创产业链上企业,一线“问需解困”。聚焦企业需求“巡诊把脉”,指导相关部门修订完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扶持政策及影视音乐、数字娱乐专项扶持政策,累计联推惠企政策1000余条、联解难题300余件,涌现出舞剧《大熊猫》、动画电影《小倩》等现象级作品。
“以前文创企业发展都是单打独斗,资源力量分散。产业链党委成立以后,政企互动多了起来,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一起商量解决产业中的问题和难题,感觉发展更有信心了。”成都市文创产业链党委委员、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凯雯说。
在助企纾困的同时,成都市文创产业链党委着力为文创园区和企业发展搭平台、优环境。
“我们希望以党建共建为纽带,为文创园区和企业搭建抱团取暖、协同发展的平台,最终实现特色立园、企业满园。”成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成都市文创产业链党委副书记周浪介绍,围绕市委“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部署,结合“链主”企业配套需求,产业链党委联动部门、属地,实施链属企业专项招引行动,精准招引上狮影业、浙江力天影视等一批高能级文创企业,促进科幻联盟、每日经济、市电商协会等10余个上下游机构有效对接供需,以党建链打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态链,汇集形成20余个专业化展演场馆。
多维提升 文创迸发新活力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今天的展览好像把我带回了过去,让我想起老东郊的样子。”在“75周年城市记忆影像展”上,一张张黑白照片让成都市民罗凡真情流露。
这样以成都历史发展为主题的影像展览,多次在东郊记忆上演。
“在文创产业链党委的指导下,我们深度挖掘园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党建与文创业态融合互促的发展模式。”成都市成华区东郊记忆艺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猛介绍。
随着入园人数增多,企业也有了更多商机。今年以来,东郊记忆举办多场影像展览,打造“奋进东郊”研学路线,精心设计“潮‘东’行”“‘红’剧本”等定制服务,让党员、群众沉浸式感受东郊记忆从工业遗存到活化焕新的发展历程,已接待研学游客2.4万余人次。
从平淡到火爆,成都东郊记忆以党建引领文创产业融入城市更新,推动时尚设计、新奇创意、潮玩元素等注入工业遗存,构筑起城市潮流消费新空间,实现从红色工业遗存到时尚产业新高地的升级蜕变。(作者单位/雷详 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组织部)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