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最近,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分享“哭穷省钱”秘籍。据说,在评论区不断留言“我好穷”“买不起”,或者多说几次“我要9毛9的咖啡”,刷新一下,有时竟能心想事成。有人说,在评论区留言“这个软件爱‘杀熟’,我要把你卸载”,删除几天后再安装,从未有过的优惠就会蹦出来。还有博主言之凿凿道,靠着这些“土办法”,原本4000元的机票能省下近一半的价格。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对着手机打造自己价格敏感的人设,大数据就能“听劝”吗?有媒体援引专家的话说,在软件算法彻底公布前,我们很难靠逆向工程的方式分析出真正的算法逻辑。个别案例或许存在“撞大运”成功的情况,但实践的人多了,软件也会优化和调整算法。毕竟在算法高度发达的今天,分析出是否存在“反向驯化”,也在技术的能力范围之内。
图源网络。
有人看乐子,有人学“技术”,热热闹闹的反向驯化像一则“偏方”,未必是上上策,却暴露出“大数据杀熟”的真问题。同等距离,价格更贵的手机打车费用更高;一起消费,“游客”反而比会员价更低;都是参加电商平台活动,别人的红包总比我的要大……类似的“价格歧视”,很多人都遇到过,相关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面对令人迷惑的商家促销逻辑、算法底层思路,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被不断消磨,最终对算法和大数据“累觉不爱”。
今天熟练运用移动互联网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回到过去没有算法、大数据的时候。但也要看到,当“momo”“神经蛙”等匿名昵称占领社交平台,当拿到手机后关闭精准定位、广告推荐成为不少人的自觉,其实折射出的正是消费者媒介素养的提升,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作为数据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开始积极寻求改变。这也饱含了全社会对更加良善的技术前景的呼唤——既能提供精准、即时的便利与舒适,又能克服过度刺探隐私、持续“监听”“暗算”带来的不良后果。
今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提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严禁利用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作为一个有着较高技术门槛和直接社会影响的课题,如何让政策落到实处、让问题长效解决,需要奖惩分明的持续监管,更离不开企业组织的严格自律。也有人建言,大数据迭代如此迅速,不妨用大数据监督大数据,用好算法治理坏算法,让“大数据杀熟”暴露到阳光下,“用魔法打败魔法”。
往根上说,“反向驯化”这个词本身,恐怕就有问题。所谓技术向善,就应该包括这样的判断:技术永远是人的工具。是人驯化技术,而不是技术驯化人。因此,技术对人的驯化,才是真正的反向,这也是值得我们警醒的问题。
这正是:
神机妙算或治标,唯望治本见长效。
大家晚安!
(文 | 杨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