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蓓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并强调“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新的发展阶段,强化“引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将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一大举措。

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近年来,受部分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抬头影响,我国传统市场、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面临削弱的挑战。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分化,地区增长不均衡;通货膨胀率虽有所降低,但通胀压力仍然存在;美联储宣布降息以后,全球货币政策也出现分化。另一方面,美国一再鼓吹“筑墙设垒”“脱钩断链”,试图通过排斥中国的供应链、产业链削弱中国的能级。新形势下,中国必须通过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来破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堵,必须通过“内循环”与“外循环”的相互促进,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就要求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引进来”和“走出去”作为双向开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强化“引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不仅是四川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的关键一招,而且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的重大举措。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进入开放领域,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同时推动高水平“走出去”,加强统筹谋划和指导,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立足现有合作机制,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优质打造标志性工程,确保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

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协同发展的新抓手。强化“引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有助于四川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双向投资与自贸试验区的协同发展。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7年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凭借制度优势在双向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四川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新亮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途径。四川应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制定实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任务清单,进一步破除相关重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有效构建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开放型产业集群。

强化“引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围绕中央部署,四川及重庆不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长期的理论与实践已证明贸易与投资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性,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更是直接阐明贸易促进投资、投资带动贸易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川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可加速集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链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