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时隔一个月,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团队再次来到中国科技城绵阳,拓展在创新技术转化方面的合作。12月11日,在“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专场对接会上,现场一口气带来该校在人工智能等领域10项重点科技成果及30余项科技成果清单,进一步深化双方校地合作。
此前,在第十一届科博会时,绵阳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校地合作协议》;一个月前举行的第十二届科博会开幕式上,绵阳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最新科技成果“洛书”超长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可在航空航天、核电能源、生物医疗、芯片通讯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这次“重返”绵阳,旨在进一步推动双方资源精准对接,因此上海交通大学专门围绕绵阳科研和产业特点,精选了相关技术成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活动中,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邹建新率先登场,正是看到绵阳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动作后,他带来一项基于高容量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
“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氢能是实现可再生能源深度利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他在发布时提到,“而镁基固态储运氢材料具有可多种方式放氢等多个优势,已研发了吨级镁基固态储氢车。”
据介绍,围绕绵阳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上海交通大学与绵阳还将联手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性技术、中试验证”为一体的产学研平台,催生重大创新成果,推动地方产业的转型发展。
“目前所从事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与绵阳所提出的“硬科技”概念非常契合。”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夏泽洋所说,“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绵阳交流,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能在绵阳落地。”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