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四川卫视《四川新闻联播》头条关注乐至乡村振兴工作,对劳动镇双龙村通过打好“特色产业”与“农旅融合”两张“王牌”,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的做法进行报道。原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四川提出“四个发力”的重要要求。去年11月,四川观察“推进乡村振兴观察点”在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双龙村挂牌。时隔一年,这个川中丘区的普通乡村,通过打好“特色产业”加“农旅融合”两张“王牌”,发生了哪些变化,一起跟随我们镜头走进双龙村。
眼下,正值农林作物冬季养护时期。双龙村的不少村民最近都在枳壳园帮忙修枝。枳壳,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也是劳动镇大力打造的“森林粮库”特色产业之一。川中丘陵独特气候所培育出的枳壳,药效含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含量的50%以上,备受市场青睐。
建松中药材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谭顺建:今年还没达到丰产期,今年(产量)就是在60%左右。湿货应该是在2000多吨,干货在500多吨,产值今年应该达到1000多万了。
记者 邓雅薪:那我们啥时候能达到丰产期?
建松中药材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谭顺建:应该明年(目前)已经8年了,就达到丰产期了,(产量)还能提升40%左右。
乐至县枳壳现代林业园区占地5000亩。今年7、8月,园区的枳壳在栽种7年后,首次进行了大规模采收,显著带动了当地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
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双龙村村民 杨素碧:上(半)年就是打药除草,7月份就收果子、剪果子,冬天就修枝。一年还是(收入)2万多块钱。在家老人也照看到了,自己又挣得到钱了。
和枳壳园同样热闹的场景,也正发生在2公里外的智慧蔬菜大棚里。而这里的主角,是一群前来研学的小学生。
记者 邓雅薪:老师,今天孩子们带他们来体验的农事研学是什么样的内容呢?
资阳市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多经站站长 佘映云:水培栽蔬菜。
记者 邓雅薪:这个相当于是没有土的是吧。
资阳市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多经站站长 佘映云:对对对,这个跟我们大田作物是有差别的。大田就是我们用天然土壤进行栽培,这个主要就是下面是有营养液的。小孩子他感觉跟大田的不一样,新型的栽培方式,他们很好奇也很感兴趣。
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中心小学老师 黄秀华:今天来了27个孩子,他们第一次见识了这个无土种植,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心里)一定会种下现代农业的种子。
手把手的教学实践,让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无土栽培、基质种植、智慧监测等现代农业的魅力。乐至县劳动镇标准化设施蔬菜项目投用后,已完成三期教学任务,成为当地中小学最新的农业实践教学基地。
资阳市乐至县乐滋兴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吕飘: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展蔬菜育苗,还有黄瓜、番茄的牵蔓立体栽培方式,多方面的引进人流,发展现场采摘、空间教学等等一些活动。我们真正的全面投用的话,大概应该是在明年的4月份开始。
紧邻农业智慧大棚的庙山别院项目,眼下也正加紧收尾建设,为接住元旦与春节的客流做最后的冲刺。
资阳市乐至县归乡来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沁:在我右手边的这个是以咱们乐至桑叶鸡为主材来进行打造的柴火鸡,它预计的话是在元旦节之前会营业。然后这个稻田广场和星空露营基地,是在春节后陆陆续续进行开放。
庙山别院,是由包含双龙村在内的劳动镇7个村集体经济共同投资,引入县属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专业运营的农旅项目。目前,项目的部分餐饮区域已经投入运营,吸引了50多位村民在此务工,人均增收每月2000至3000元。
从初见时的一片平地,到加速建设的工地,再到如今产业初现雏形。一年以来,村里的面貌已是今非昔比。
2024年,通过推广农业产业化种植、引进乡村旅游业态等方式,双龙村所在的劳动镇新增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吸引300余名村民回乡,11名种植大户发展稻渔稻虾等产业7000余亩。
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党委副书记 王定敏程:下一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引进智慧农业,发展我们村民的“一桌餐”经济和研学产业,以及营造我们的休闲旅游的新场景。通过这些方式,进一步把集体经济壮大,把我们村民的钱袋子弄得越来越鼓。
来源 | 四川观察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