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冬笋比以前个头更大、更加鲜嫩,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今年我家的冬笋每亩预计能增收二三百元。”12月6日,在双河镇合家村美川林业淡竹叶基地,村民牟世明一边采挖冬笋一边说,美川林业每年给他家的林下淡竹叶施肥,这使得冬笋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显著地提升,销路变得更广阔了,收入自然也大幅增加。
牟世明说,他家的竹林,以前因为养分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冬笋产量不高、质量欠佳。而且路不通,外面的人进不来,楠竹无人问津,笋子也只能烂在山里,根本没办法变卖成钱。后来美川林业来到这里发展林下淡竹叶种植,村民们以林地入股美川林业,竹子和笋子归村民,淡竹叶收入按比例分成,村民空闲时还能在基地务工挣钱。特别是完善了交通基础设施后,楠竹和笋子都能卖出去换成钱了。
这只是长宁县林竹资源开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宾市长宁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林竹资源的管护与利用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群众致富增收的强劲动力。
通过调整结构、林地清理、垦复施肥等,开展笋用林培育、林下蔬菜种植、林下土鸡养殖等科技推广示范,带动竹区群众开展竹林丰产培育和林下种养殖,累计生态修复竹林达2万亩。同时,大力推进林竹机耕路、滴灌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现代竹林基地13.5万亩,拥有竹类植物487种,世纪竹园更是拥有世界最全的竹类种质基因库。
在产业发展上,长宁积极探索多元模式,扎实推进“天府森林粮库”建设。通过“专业机构+企业+专合社+农户”合作模式,发展“林菌”“林药”“林禽”等林下立体生态经济产业带1万余亩,培育出 “竹海长裙竹荪”“长宁苦笋”等1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带动6000余户竹农户均增收4000余元,林下竹粮复合经营示范项目入选第二批“天府森林粮库”示范项目。
人才培育也是推动林竹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长宁县通过开展竹艺技能人才培育行动,支持本土竹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创建国家级、省级竹类技能大师工作室,定期举办全竹宴、竹工艺等专题培训,引导群众投身竹食、竹编、竹雕加工创作,开发出30余种竹类文创商品,实现60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
长宁县充分发挥蜀南竹海等10个A级竹景区的集聚辐射效应,借助央视《此生要去的100个地方》《“字”从遇见你》等节目强大的传播力,积极引导周边群众发展特色旅游民宿、精品农家乐及旅游关联产业,连续三年荣登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今年 1至10月,全县接待游客135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34亿元。
长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管好用好林竹资源,不断优化林竹产业发展模式,加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通过进一步拓展林竹产业链,提升竹产品附加值,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群众在生态保护中实现更广泛、更持续的致富增收,力争在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持续上升,将长宁县打造成为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群众富裕的绿色发展典范地区。同时,持续培育更多特色林下经济产业带,丰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类,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长宁县融媒体中心 宋成均 叶国睿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