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意味着什么?也许是满满的收获,抑或是未知的风险,更可能是天长地久的陪伴……一千个职业就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我和天气打交道》栏目,探寻那些熟悉的、不熟悉的职业与天气之间的故事,共品阴晴冷暖中的人间万象。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灵山,位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北麓,素有“大别山明珠”之美誉,又因“每有云气覆顶必雨,验之信然”而远近闻名。
在灵山脚下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木参天,林荫蔽日,年平均气温16.1℃,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3480个/立方厘米,是各类野生珍禽栖息、候鸟迁徙落脚的绝佳之处,被誉为“吉祥鸟”的朱鹮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上午9点,董寨自然保护区朱鹮繁育站站长王科一天的工作,从给朱鹮准备早餐开始。“10月份以后,保护区最低气温已降到个位数了,我们就得往人工饲料中添加高蛋白食物。”
作为朱鹮繁育站站长,王科主要负责对朱鹮开展各种行为观察、监测救护以及科学研究。“院内的显示屏能实时显示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我们就可以随时根据天气变化来调整饲养计划。”王科说,人工饲养朱鹮,秋冬季的饲养管理关系到朱鹮能否健康越冬以及次年繁殖的成功率。气温降低后,人工饲料不易腐坏,这一时期,在人工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黄粉虫之类的高蛋白食物,可以让朱鹮摄取的营养物质更加全面,对提高朱鹮的免疫力和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朱鹮喜欢干净,天热时,几乎天天洗澡,尤其是晴天温度较高的中午。”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朱鹮监测员,王科观察到近期持续降温,朱鹮洗澡次数不像往常那么勤了。“这就可能会出现病菌感染。”王科很担忧。
为此,王科找到县气象局,希望借助气象资料解决问题。他与气象专家一同会商研判气温变化对朱鹮成长繁育的影响,确定了“及时给笼舍添加巢柴,仔细消杀园区的粪便、羽毛所携带的病菌病毒,同时做好周边大环境消毒工作”的解决策略,保证朱鹮的健康成长。
作为全球珍稀濒危鸟类,中国拥有世界上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因此朱鹮也被誉为“东方宝石”。“它们的数量多少直接反映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王科说,从2007年至今,董寨保护区的朱鹮种群数量已从最初引入的17只增长至600只左右,朱鹮受威胁等级已从“极危”降为“濒危”。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在保护区频频亮相,观鸟、拍鸟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带动了接送服务、农家乐、采摘园、土特产销售,周边村民纷纷当起了“鸟导”。这一特色的“观鸟经济”,每年可创收3000多万元,当地群众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策划:吴卉 张宏伟
作者:徐阳
编辑:张宏伟 刘钊
审核: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