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观察 韩嘉伟 彭莉 川观新闻记者 兰楠
10月28日,走进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竹河水厂,随着仁和区水利局村镇供水站负责人张智柯轻触手机屏幕,一组组数据、一张张图表在他眼前展开——这是大竹河水厂的智能监控系统,一个现代化的“智慧水厂”正通过高科技的助力,为村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放心水”。
技术革新
提升供水品质与效率
“这上面可以进行实时的数据监测。有我们需要的详细数据,运行状态、在线状态、设备情况等。设备厂家可通过系统数据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为水厂提供24小时专业化技术支持,远程指导水厂工作人员开展日常管理、故障处理等工作;同时设备厂家配套的定期巡检服务也为水厂新设备运营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张智柯一边展示着手机上的“水务管理APP”,一边解释道。
屏幕上,一系列跳动的数字和图表清晰地显示着水厂的即时运行情况。从原水的净化到最终的供水,每一个环节都在智能系统的监控之下,确保水质的安全和供水的稳定。
“智慧水厂”管道。
大竹河水厂的升级改造工程,是攀枝花市水利局聚力办好“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的关键工程。水厂于2012年建成,近年来面临着设施老化和供水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攀枝花市水利局指导仁和区水利局投入大量资金及技术支持,对水厂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2023年,一期改造工程顺利完成,总投资350万元,将水厂的日供水能力从300吨提升至500吨,同时更新了输配水管网和蓄水池,显著改善了仁和镇立新村、红旗村、板桥村等地区168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24年6月,二期工程也紧锣密鼓地展开,预计年底完工,将使1942人受益。
微动力“超滤膜”净水技术模池。
在硬件方面,大竹河水厂引进微动力“超滤膜”净水技术,替代了传统的絮凝沉淀和过滤设施。这种新工艺不仅占地面积小、施工便捷,而且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通过智控技术实现自动化远程控制。输水管网则采用新型钢塑复合管,有效避免自来水的二次污染,延长了管网的使用寿命。此外,物联网水表的安装,使得远程抄表成为现实,极大地提高了水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管理创新
确保供水长期稳定运行
站在焕然一新的控制室前,水厂管理员杨宗兵颇有感慨:“以前管理水厂需要三个人分工合作,现在我一个人就能轻松搞定。”这正是“智慧水厂”带来的变革之一。近年来,大竹河水厂推行企业运营模式,依托国有性质的攀枝花市盛源水务有限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公司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现了设备及工艺流程的全天候监控,确保了供水安全。同时,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水费收缴,提高了收费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水厂管理员杨宗兵进行消毒作业。
为了确保农村供水的长期良性运行,大竹河水厂还建立了“以水养水”的机制。实行“基本水价+计量水价”两部水价制度,既保证了公平,又提高了供水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此外,设立的维修养护基金专户,为农村供水公共基础设施维护提供了长效资金保障。
“通过引进新工艺、升级硬件设施、建立健全机制,大竹河水厂不仅提高了供水能力,更通过智能化、智慧化的管理,让村民们享受到了更加安全、便捷的用水服务。”攀枝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竹河水厂的升级改造,是攀枝花水利部门系统推进“15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的一个缩影。未来,将借鉴现有经验,进一步推广“智慧水厂”模式,提供安全、稳定的“放心水”,确保农村饮水安全,让清泉润泽每一个家庭。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