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袁城霖 王代强 达州观察 张海波

万源市融媒体中心 马娟  摄影报道

10月11日中午,吃过午饭,78岁的达州万源市白沙镇居民赵永贵把一桌菜盘饭碗拿到厨房水槽。轻轻一拧,洁净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冲在盘子里,溅到他身上。赵永贵赶紧把水龙头拧紧了些,“你看这水压好大,再也不怕停水、浑水了!”

万源市遍布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的“V”型山谷,茫茫大山抬高了跨区域建设供水工程的难度和成本,上世纪90年代起,该市逐步形成由私营小水厂为主角的“一镇一厂”供水模式。随着群众用水需求提高,季节性缺水、水质不稳定等弊端日益暴露,群众“用好水”的呼声愈加强烈。

今年,万源市启动“两年甘露润心”行动,全面开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该工程划多个紧邻乡镇为供水片区,建“大水源、大水厂、大水网”,同时整合私营小水厂收归县域统管,作为大水厂向居民输水的中转站,实现全市水厂数量“瘦身”,40余万乡镇居民用上好水。

万源市供水格局示意图。

用水之盼:

30多年的小水厂,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

从白沙镇场镇驾车出发,汽车一头扎进山谷,沿临河公路逆行而上,约30分钟到达白沙新水厂取水点。眼前,一根直径1米的取水管道插入拦水坝。

“这取水管道长13.4公里,安装成本不菲,但安得值。”万源市水务局副局长陈双飞满脸笑容。该取水河流发源于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无污染。据测算,年均径流量6915万立方米,即使在干旱年份也能满足日取水1.1万立方米的需求。

白沙新水厂取水管道。

新水源质优量足,与白沙老水厂就近取水点白沙河截然不同。赵永贵直言,白沙河流量小,受降雨量多寡影响大:“枯水期或干旱季节,自来水供应不足;碰上涨大水,自来水又泛黄浑浊。”

类似现象在万源市其他乡镇普遍存在。“两项改革”实施前万源市辖52个乡镇,各乡镇水厂多数就近就地以溪沟水或溶洞水为水源,水源小的结果是水厂日供水能力普遍仅千吨左右。数据显示,此前,万源市规模化供水率仅23.03%,远低于达州68.78%的平均水平。

“52个水厂虽说数量多,但群众满意度不高。”陈双飞介绍,多数水厂已建30年以上,如今供水设备和工艺落后,水质不稳定和管理不高效被诟病。

小水厂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怎么改?万源市实地调研论证决定,建“大水源、大水厂、大水网”,大幅提升规模化供水率,为40余万乡镇群众供应高质水。

供水之变:

建“大水源、大水厂、大水网”,大幅提升规模化供水率

“把细点哟!”挖掘机挥舞长臂,不停铲土,一旁身穿红色马甲、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肩挑背扛,运输管道……日前,位于八台镇天池坝村的白沙新水厂管网延伸工程施工现场一片繁忙。

白沙新水厂的配水管网跨区域延伸到八台镇,是万源建“大水源、大水厂、大水网”的缩影。以白沙新水厂为源头,管网延伸工程共将新建76.23公里,覆盖白沙、八台、旧院等8个乡镇,规模化供应10万群众。

白沙新水厂。

“像白沙这样的供水片区,我们规划了6个。”万源市市属国企——万源市万宝源水务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宝源水务公司”)董事长邓宏强摊开万源市水网片区规划图,全市划分了白沙、大竹河、竹峪、黑宝山、210国道、草坝6个供水片区,囊括了万源市现行31个乡镇(街道)中的27个,各片区取水点为中小型水库或规划建设水库,水厂则是新建或改扩建,采用先进水处理设备和工艺。另外4个高海拔乡镇虽不纳入供水片区,也将改扩建水厂。

八台镇天池坝村配水管网铺设施工现场。

随着供水一体化工程实施,国营万吨大水厂将取代私营小水厂成为万源市供水主角,后者整合收归县域统管,接入大水厂的延伸管网,向千家万户供水。

万源市规划,6大供水片区合计新建383公里配水管网,计划到2025年底,供水一体化工程全部建成后,全市规模化供水率将从23.03%提升至82%,水质合格率由86.2%提升至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