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唯一试点,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以下简称《规划》)

近日获国务院首批批复。

该规划是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

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纲领性文件,

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

与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总纲。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专题内容

绘就岭南和美乡村好“丰”景

乡村地区是广州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的主战场,是岭南乡村及广府文化的主要承载区域。

面向2035年,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广州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统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以岭南新田园为发展愿景,通过优先锚固耕地保护空间,优化特色农业生产布局,打造特色乡村和特色民居,构建城乡优质共享生活圈,共同缔造岭南和美乡村。

广州市域通风廊道示意图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坚守底线

锚固耕地保护空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落实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广州提出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现状稳定耕地和连片优质农田基本稳定,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范围,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布局,打造岭南新田园。

以现状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为基础,全市划定耕地保护目标453.55平方千米(68.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98.72平方千米(59.81万亩),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空间长期保护。

藏粮于地,是践行新国家粮食安全观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决策,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根据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现状耕地分布特征,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整治潜力空间,广州划定14个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集中区内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和质量提升。

同时,广州将非永久基本农田的优质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作为规划期间重大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腾挪空间,因重大项目确需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内补划。

此外,广州还将严格保护“两带一区”粮食生产优势区域。重点保护从化中西部—增城北部农业耕作带、花都中西部—白云北部—增城中南部农业耕作带、番禺南部—南沙北部农业耕作区等“两带一区”的粮食生产优势区域,夯实粮食供给保障能力。

全域整治

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为形成良田成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城乡融合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广州将开展城乡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聚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聚焦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禀赋相匹配的新空间、新业态、新活力。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

广州划分土地综合整治分区,分类施策提出筑牢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根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提升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效能等实施路径,统筹开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激发区、镇、村发展活力。

同时,广州也将围绕促进连片耕地布局优化、零碎耕地保护利用,探索超大城市城郊区域粮食安全保障新路径,促进耕地集中连片保护和质量提升,形成超大城市“增田、添绿、节地、兴村、共富”整治实施模式;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预算科目,推动实施一批高品质项目,实践农业生产与科技创新、生态观光、文化创意、旅游康养等功能业态融合一体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探索营造山水交融、田园共生、岭南农耕文化凸显的大地景观。重点推动黄埔等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促进指标有序流动,满足县镇村产业发展、扩容提质空间需求。

提升特色

建设岭南特色乡村群

《规划》提出推进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三类新型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均衡化发展。

中心镇重点提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加强各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保障,推动产业和就业集聚。

专业镇重点培育先进制造、商贸流通、特色农业等产业,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实现主导产业做强做精,强化产业创新、产业辐射能力。

特色镇重点提升资源转化利用能力,支撑创新创意、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产业发展。

流溪河边的米埗村民宿和稻田

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与发展基础,广州将引导村庄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分类推进乡村振兴。

从化区生态设计小镇

“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是人们对和美乡村的追求。

广州鼓励采取组团式发展模式,将相近的村庄成片打造为山林生态型、农业生产型、历史文化型、岭南水乡型、特色产业型等五类岭南特色乡村群,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和特色亮点,促进乡村集群化、差异化错位发展。

同时,广州将保护延续岭南村落风貌特色,加强古树名木、特色民居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深入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打造一批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等。结合市桥水道、四七沙涌、化龙运河、淋沙涌、石榴岗河、九沙涌、黄埔涌、仙村水道及增江等发展旅游特色航道,打造水清景美的岭南水乡风貌。推进重要铁路、高快速路和国道、省道沿线地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要做到“生态宜居”,在营造乡村整体环境的同时,也要注重整饬民居“小环境”。广州将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合理引导村民住房需求,凸显岭南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特色,鼓励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塑造更生态、更舒适的人居环境。

广州2035·和美乡村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乡村振兴题中应有之义。广州将完善农村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等设施布局,加快新型特色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鼓励邻近村庄联合建设共享性公共设施。到2035年,基本实现行政村公建规范化,公共广播系统、乡村图书室、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体育服务场所、卫生站建设全覆盖,全部行政村通公交车。

——广州也将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行农村雨污分流和生态治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地区高压电网布局,加强中低压配电网保供能力建设;对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农村燃气供应管网,推进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

让自然做功为城市通风散热

联排的骑楼串联起紧凑的街区,曾经拥挤的老街区成为人气爆棚的新商圈。在不改变老城肌理的前提下,位于广州老城的永庆坊创新岭南建筑降温降湿技术,因地制宜采取树荫、喷泉、水雾、风等系列组合措施,提升街区舒适度和商业体验感。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自古以来,广州的城市建设一直有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传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国内国际面临的重要共同任务。

面向2035,广州积极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探索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系统策略,强化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强化国土空间碳排放约束,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引导城乡绿色低碳发展。

促进城镇空间紧凑集约

和提效减排

坚持双碳引领,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规划路径。

面向2035,开展全市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强化空间与用地载体对碳达峰、碳减排的引导支撑作用。基于用地、建筑、交通大数据,开展城镇空间建设用地电耗碳排放、城市内部交通碳排放模拟评估,形成广州“人地企能碳”空间大数据库。挖掘碳排放时空特征和减碳潜力,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引领城市生活、生产各方面提质增效、减碳脱碳。

青山连绵,流溪河蜿蜒流过。

引导城市组团紧凑布局,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结合城乡空间优化,引导人口合理布局,按照市域各片区人口特征和功能定位,统筹考虑地区人口职住需求,结合新区建设、城市更新等,推进居住用地围绕就业中心布局,就业中心向轨道站点汇聚,不断促进就业中心、居住中心的高度耦合和高效开发,降低居民通勤距离、时间,减少碳排放。

推动工业产业区块节能减排增效。促进绿色产业集聚发展,保障低碳、零碳工业园区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

强化城市公共中心用地用能管控。提升公共中心写字楼、商场、公共机构的节能准入、新建绿色建筑占比等要求,推动近零碳商务区试点示范。

建设轨道都市、混合街区,支撑市民绿色出行。应对广州大规模、高密度的人口流动,以TOD开发模式大力推进轨道站点周边地区的一体化综合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构建由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深度融合的公交系统,完善公交站点布局。塑造混合街区,促进土地混合利用和空间复合利用,以日常生活步行可达范围为尺度构建生活圈,提高设施布局的均衡性,以强吸引力、高便捷度的街区空间环境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和碳汇增量

提升固碳能力,统筹山水林田湖海系统保护修复。

面向2035,运用生态系统碳计量方法和手段,定量评估全市林业、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生态农业空间是城市生态固碳的主要载体。广州山水林田湖海资源丰富多样,强化各类生态系统固汇能力的识别和测算,支撑生态农业空间固碳增汇能力提升。

构建城乡一体化碳汇体系,明确生态碳汇保护重点地区。

结合城乡公园体系建设布局,构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核心、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为节点、生态绿廊为纽带的多层次、开放型城乡一体化的碳汇系统,有效保护市域自然地貌、植被、公园绿地、农田、水系、湿地等碳汇功能区域。

结合山水林田湖海系统保护修复,增强森林、湿地、海洋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依托重要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分片实施林地生态修复,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推进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扩大滨海红树林面积,提升红树林湿地碳汇能力。

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

适应气候变化,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面向2035,构建通风廊道,让自然做功、引风入城。结合城市河流、绿地等开敞空间布局,构建6条市域通风廊道,连通山林、河湖、湿地、海域等大型生态冷源地,促进城市通风散热。通风廊道地区严格保护水系、绿地等开敞空间,控制主要入风口建设增量,加强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和密度管控,避免屏风式建筑。

传承传统营城智慧,推行气候适应的建设方式。传承冷巷、骑楼、天井等岭南传统营城中的气候适应智慧,弘扬岭南特色的被动式通风、隔热、降湿方式;合理优化场地规划设计,形成有利于空气流通、遮阳的建筑群与开敞空间;鼓励建筑首层架空设计,鼓励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和公共架空平台绿化;强化街区开放性、渗透性及与自然生态的紧密联系,形成居住、商业、工业、历史街区四种典型街区应对炎热高湿气候的设计模式。

完善基础设施布局,提高极端气候适应能力。面向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及台风、风暴潮、咸潮入侵等海洋灾害风险,将韧性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强化国土空间对灾害的防御和适应能力。

完善城市防洪治涝标准,保留并逐步修复城市河网水系,建设低影响开发的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

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风险与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控,完善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提高极端气候适应与防治能力。

广州2035·低碳“酷城” 

——优化市域通风格局。依托市域生态空间格局,控制流溪河主风廊、正果-钟落潭-白坭河主风廊、增城南部-九龙大道主风廊、虎门水道-帽峰山主风廊、蕉门水道-南沙港快速-珠江前后航道主风廊、洪奇沥水道-珠江西航道主风廊6条市域通风廊道,连通山林、河湖、湿地、海域等大型生态冷源地,促进城市通风散热。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支持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着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布局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积极发展新型储能,探索能源新型利用方式。到2027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杜娟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吴子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陆凯声

扫码观看

广州日报视频号

每日热点实时更新

点赞

分享

在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