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茹玉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9月23日,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核盾”核应急医学科普基地工作人员正制作核安全科普动画短片,准备国庆节后前往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开展“‘核’你一起,共筑核安全”主题科普活动。

“核盾”科普基地于2023年获批建立,成为四川省首个核应急科普基地,面向学校开展科普活动,还对外开放展览,展示核安全文化、核技术发展史以及核应急医学等知识,基地开放以来已吸引数千名省内外参观者。

“核盾”核应急医学科普基地一楼外。基地供图

“科普基地设有两个展区,分别位于医院不同区域。”基地讲解员何江南介绍,展区之一,是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综合楼四楼体验核应急实验室。参观者可看到多种核应急设备,如门式辐射检测仪、液体闪烁计数器、场所辐射测量仪等,参观者能够通过设备直观感受核应急工作的操作流程。

科普回廊。基地供图

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大楼是第二个展区。一楼到六楼的科普走廊运用展板和视频墙等形式集中展示我国核技术发展历程、核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以及核与辐射应急医学救援队建设情况等内容。其中六楼是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四川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驻地,其中的物资展示库陈列着152套专业设备,用于核应急辐射监测、辐射防护、去污洗消及医学救援。据悉,四川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于2012年组建,是国家核应急办命名的13支国家级核应急医学救援队中的1支,队伍还与在川核设施单位、地方医疗机构以及陆军军医大学等每年不定期举办卫生应急联合演练。

表面污染监测仪。基地供图

记者看到,基地特别设置核辐射监测的互动环节,参观者可操作仪器探测辐射源,并模拟去污洗消的过程,体验核应急医学救援的流程。

当前,基地不仅接待公众参观,还通过举办讲座、培训和展览等多种形式,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核安全知识。其中,每季度会走进学校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活动,参与全国科普日等主题活动,目前已走进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东区)、成都市新都区毗河中学、成都市新都区桂林小学等多所学校。

去污洗消药箱。基地供图

据悉,基地还会在核应急实验室以学术沙龙、假期实践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和实践提供平台支撑,未来计划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科普形式,将推出纪念日专题活动、核应急科普夏令营等特色活动,同时引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升级互动体验项目,让公众在沉浸式场景中理解核应急流程与措施,还将加强与学校、社区和企业的合作,开展定制化科普活动,并开发专门的教材和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