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今年夏天,河南考生王圣铭因双亲是听障人士立志学医圆梦北大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近日,他的家庭迎来好消息。

前不久,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王圣铭的父母王天恩和宋慧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近日,他们进行了术后首次人工耳蜗开机调试。几十年没有听到声音,当耳边突然传来“嘟、嘟、嘟……”的声音,王天恩夫妇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01

王天恩和宋慧是河南濮阳人,幼时都因意外失聪。从吉林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后,他们回到了老家,在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美术老师。

在濮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有100多个。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更懂其中的艰辛,王天恩夫妇尽心尽力地帮助这里的每一个学生。

△王天恩正在教学

2006年6月,他们的儿子王圣铭出生了。由于身体原因,王圣铭大多时候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开家长会、与老师沟通等也常常是爷爷奶奶代劳。

从小,王圣铭觉得自己的家庭除了安静外并没有什么不同,无声的世界反而让他养成了沉稳内敛的性格,特别喜欢钻研。

△左为王天恩,右为王圣铭。

在学习上,王圣铭始终保持着高度自律,提到这点,爷爷赞不绝口,“从小学到高中,奖状就拿了60多张。”

△王圣铭的部分奖状和证书

从王圣铭记事起,一张写有“其实你是幸运儿”的海报就被贴在了妈妈的床前,这句话曾激励了王圣铭的妈妈,后来也深深地激励着他。“虽然我的爸爸妈妈不能说话,但他们坚强乐观,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王圣铭说。

△王圣铭妈妈床头贴有一张写着“其实你是幸运儿”的海报

因为出生在一个“无声”的家庭,王圣铭自初中起便萌生了学医的念头。“父母的疾病均源于医疗事故,我希望能参与到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减少事故的发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高考,王圣铭如愿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王圣铭感慨:“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终于有了回音,很庆幸没辜负家人的期待。”

△王圣铭一家人照片

02

曾几何时,王天恩夫妇也曾想改变自己听障的情况。早年间,王天恩想通过言语康复训练学习语言,但因听力受损严重未能如愿。宋慧曾佩戴过早期的盒式助听器,但效果并不理想,只能发出一些非常简单的语音语调。

就在王圣铭考入北大后不久,一个好消息传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爱的分贝公益基金会以及社会爱心企业决定共同帮助王天恩夫妇回归有声世界。

经过医院的专业评估,王天恩夫妇听力损伤级别都是极重度,目前唯一恢复听力的方法就是植入人工耳蜗。失聪多年且没有相应的言语基础,植入人工耳蜗效果怎么样,王天恩夫妇也有过担心,但是多年来对声音的渴望,对那一声“爸妈”的渴望,让他们决定试一试。

△王天恩与宋慧先后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03

前不久,王天恩夫妇顺利完成了人工耳蜗植入术。经过术后的休养,他们迎来了首次开机调试。开机当天,王圣铭因为课业要求未能来到现场,他的爷爷奶奶陪着王天恩夫妇进行开机调试。当王天恩、宋慧的人工耳蜗依次被打开,一家人期待又兴奋。

“准备好了吗?开机了,能听见声音见吗?”

“有反应了!他们有反应了!”

当宋慧第一次听到声音时,被这个陌生的动静吓了一跳,“心情特别激动,太惊喜了!我们两个非常高兴,终于能听到了!”随后,他们又模仿工作人员念汉语拼音,“a o i……”

看着他们发出这些音节,在场的每个人都非常激动。第一次开机后,他们需要休养,之后再进行第二次开机调试。宋慧说下一步他们准备进行言语康复训练,未来希望为无障碍沟通建设作出贡献。

得知父母开机顺利,王圣铭也十分开心,他说这更坚定了学医的决心。“‘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不辜负患者的性命相托。”

“希望能听到他俩叫我们一声‘爸妈’,也希望他俩能听见自己的孩子叫他们一声‘爸妈’。”这是王圣铭爷爷奶奶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一家三代人多年的期盼。如今这个心愿正在慢慢实现。祝愿王天恩夫妇越来越好!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制片人/王兴栋  主编/米莎

记者&编辑/崔朝辉‍‍‍‍‍‍‍

鸣谢/北京爱的分贝公益基金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央视新闻

 愿王天恩夫妇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