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成都市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按照“综合服务团+专项服务团+本地服务团”方式,累计选派1271名专家人才入乡进村开展服务,他们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蝶变焕发新生机。本期特邀有关嘉宾,围绕成都市开展专家人才“组团式”巡回服务谈做法和思考。

双向对接 精准定制“服务菜单”

记者:周院长,作为综合服务二团团长,您能谈一谈开展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吗?

周伦理:半年来,我和团队紧扣重点服务区域——大邑、蒲江、邛崃的乡村产业升级和价值重构,按照“集中组团、巡回把脉、集成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围绕乡村振兴“大片区、大平台、大品牌、大项目”的实际需求,提供“系统研究—深度策划—专项规划—资源链接—落地跟进”等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服务。目前,我们在大邑、蒲江、邛崃分别建了服务站,围绕规划引领提升、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风貌塑形、业态融合提质、文明乡风培育、治理效能提升等,开展面上指导和顶层设计。通过组织服务团专家开展问题研判、决策咨询、项目巡诊、资源对接等工作,为服务地产业升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出富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发展规划建议。

记者:段教授,您通过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农户提供了哪些帮助呢?

段丽丽:川西平原“一坝、七丘、两山”的地形分布,造就了金堂县蔬菜复种的独特优势。金堂县常年种植蔬菜35.8万亩,我所服务的官仓街道是成都周边重要的蔬菜保供基地。近年来,我和我的团队通过举办讲座和实地指导,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尤其是针对蔬菜种植户,我们积极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让他们了解穴盘苗、使用穴盘苗,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还能大大提高产量。同时,我们还提供了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结构。此外,我利用自身资源,让检测认证服务团队为农户提供优质农产品的检测服务,协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的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有效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智囊团”赋能 共绘乡村新画卷

记者:段教授,这些技术指导无疑对当地农业发展大有好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段丽丽:在开展专项服务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对蔬菜种植户进行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专业指导服务,给当地农业带来的变化最为显著。首先,我们通过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其次,通过精确控制育苗环境,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确保了幼苗的健康生长,减少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此外,工厂化育苗还缩短了育苗周期,加快了作物的上市时间,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最后,专项服务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农民使用该技术的优质种苗,每亩每年可增加收入1000元。

记者:姚书记,从川王村来看,专家人才“智囊团”的服务为村里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姚明华:近年来,专家团队结合村里现有资源禀赋,在乡村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农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智力支持,村里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打造林盘景区。投入50万元修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川王段沿线1.2公里石梯,在茶马古道沿线种植楠木,对外提供树木认种和认养服务,认养金额约140万元,既有效保护了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又实现了生态价值转化。二是发展生态养殖。立足川西龙门山脉绿色生态本底,村集体流转80余亩土地建设特色养殖基地,储栏200余头生态黑猪、1500余只跑山鸡,并与广西南宁成都商会签订定向销售协议,今年村级集体经济预计增收约50万元。三是建设观光农田。流转600余亩土地建设柑橘基地;新建120亩高标准农田,完善供水、灌溉、排水系统;规划种植绿色生态有机油菜与绿色生态有机水稻,实行科学化精细化耕种,培育高质量农产品。

持续发力 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记者:姚书记,在您看来,专家人才“组团式”巡回服务中还有什么堵点问题需要解决?

姚明华:专家人才下乡进村切实帮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堵点难点:一是技术指导缺乏系统性。专家们对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文化发展都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建议,但是具体到引进先进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市场化管理运营方面还存在较大专业技术缺口,希望得到上级部门和专家人才进一步系统性的指导。二是资源整合缺乏抓手。上级部门和专家们通过调研梳理,为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在实际工作中,在整合闲置资源、保护和开发林盘及古遗址、发展优势农业产业等方面,我们缺乏切实可行的举措和抓手,希望得到更多系统科学的规划和指导,包括一些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方面的指导。

记者:周院长,围绕持续提升组团帮扶实效,您还有哪些思考和建议呢?

周伦理:“组团式”巡回服务,要起到“1+1>2”的效果,实现集中人力、智力做大事,就要从“组团式”选派、“组团式”服务两个维度来强化“组团式”的内涵和功效。首先是“组团式”选派。以往的选派大都零零散散,规模也不大,成都市开展的“组团式”巡回服务就代表着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个体,而是规模化的,这是最大的优势。其次是“组团式”服务。要将人数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还需要一些具体的路径和抓手,可以是“+平台”“+企业”“+政策”“+生态”等等,就是通过“+N”的手段实现服务的集成,真正让专家人才“下得去”,让拿出的解决方案“用得着”,让链接的市场主体“留得住”,让创新的成果“推得开”。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组团式”巡回服务既要“把脉问诊”,更要“对症开方”。服务团一定要链接和联动高能级平台与所服务的区(市)县一道探索示范“解决方案”。同时,围绕所服务的区(市)县乡村振兴“大片区、大平台、大品牌、大项目”的实际需求,“组团式”巡回服务还要在推进“四链融合”,精准服务“四驱联动”上发力,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