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7月24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印发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四川稻鱼综合种养面积达到500余万亩,稻鱼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超过50万吨,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国第四。

总体来看,2023年全国稻鱼综合种养总面积为4490.34万亩,同比增加194.79万亩;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416.65万吨,同比增加29.43万吨。

具体来看,按养殖面积大小排序,湖北、安徽、湖南、四川4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位居全国前列。4省面积之和占全国的59.46%。其中,四川稻鱼综合种养面积增加10万亩以上,达到508万余亩,位居全国第四,是西部最大的稻鱼综合种养主产区。

按稻鱼综合种养水产品产量排序,超10万吨的省有7个,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四川、江苏、江西、浙江。四川超50万吨,同样位居全国第四。值得一提的是,上述7省水产品产量之和占全国的89.74%。其中,湖北超百万吨,安徽、湖南、四川超50万吨,这表明我国的稻鱼综合种养呈现一定区域性。

近年来,四川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背景下,“鱼米之乡”建设连续3年被写入省委1号文件,省本级累计投入3亿元支持40个县(市、区)80万亩规模化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

推动“产业集群建设”是四川稻渔综合种养的显著特征。四川和重庆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四川隆昌和重庆荣昌共建40万亩“双昌”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四川合江、泸县与重庆江津、永川共建100万亩“巴蜀鱼米之乡”。同时,四川积极打造川南早虾产业集群,2023年该集群被纳入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

《报告》指出,预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仍将处于重要的发展窗口期。原因有三:一是政策利好,稻渔综合种养在稳粮、促渔、提质、增效、增收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二是产业基础稳固,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广阔且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西南、东北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三是市场需求旺盛,渔米产品质量优、安全有保障,新发展格局下居民消费升级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