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

《关于2024年省级乡村工匠名师人选和

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推荐人选评审结果公示》

通江2人入选

2024年省级乡村工匠名师

名单

朱以华—银耳种植

朱以华,被聘为通江银耳科技员、通江银耳协会生产委员会委员。参与了4项与通江银耳相关的团体、地方、国家标准评审讨论,获得通江县十佳职业农民等荣誉称号。2020年领办的通江华均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2021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通过通江华均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免费进行技术培训推广,开发传统生产技法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的高效生产方式,在区域内培养通江银耳生产技术人员120余人,技术骨干30人。

从小跟随父母学习种植银耳,1984年开始跟随父辈学习“两耳一菇”的种植技术,采用传统生产技艺进行银耳种植与生产。1997年毕业于通江县农校,后回到临江种植通江银耳,跟随银耳种植专家屈全飘老师、任良平老师、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张传锐老师学习,采用传统生产工艺,结合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开始规模化种植通江银耳。2018年领办通江华均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带动更多人种植通江银耳。2019年在诺水河镇梓潼村建设通江银耳非遗传统生产技艺体验基地。

技艺特点

一、对传统生产技艺的传承:朱以华的生产技法继承了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的各种技法:手工操作,使用传统手工器具进行生产,包括祭山、砍山、铡棒、架晒、发菌、排堂、管理、采耳、制作(含淘耳、剪耳根、穿扦、烘烤、晾晒)等环节,是通江境内农耕文化的鲜活标本,地域特色鲜明。选材上采用生产银耳的耳棒,必须是树龄7年以上的优质青杠树。

二、对现代化生产技术的使用:朱以华的生产技法在继承传统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大量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利用现代化企业运营方式,有效的节约了银耳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销售途径,提升了品牌效益。

三、对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新探索:要保持非遗的传统内涵,破除传统技艺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销售渠道窄的局限性,应用现代化生产手段,使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企业化管理方式相结合,让非遗产品焕发新的活力,让非遗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让非遗产业提升市场影响力。

李彬—竹编

李彬,系余氏竹编传承人余明礼的儿媳,在父亲余明礼影响下学习竹编。其“竹编技艺”继承了他祖父余开汇、父亲余明礼等艺人传统技艺。

竹编技艺是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历史悠久,在川东北部的大巴山地区分布广泛,由以前家家户户大量使用的实用器具,演变到现阶段的艺术品。它在巴山地区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认同感,在生产生活中也占有较高地位。

竹编技艺大体可分立体竹编和平面竹编。立体竹编有筛子、挡席、背篼、斗笠、簸箕这些竹制生活生产用品,包括现代商品化的灯笼、瓷胎竹编、各种竹编文创产品等。平面竹编主要是竹制品表面的装饰性图案,是现代竹编艺术所表现出来的装饰画面。大巴山区的平面竹编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它在继承传统编织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书法与绘画的艺术特征,形成独具魅力的竹编艺术。

要想完成一幅竹编艺术作品,首先要挑选优质慈竹,经过分节、刮青、平口、破竹、启簚、分层、刮篾、煮染、晾晒、分丝等20多道工序,最后制作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通过挑一压一法、挑一压三法、挑一压四法、十字编织法、人字穿插法、剖篾穿丝法等竹编技法把这些竹丝编成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其作品《中国梦》选送到四川省群教活动办公室;《迎客松》、《熊猫翠竹》、《福娃》、《宜春有喜》、《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为民务实清廉》等30余件,分别在《教育导报》、《西部教育》、《巴中日报》等刊物上发表。2016年4月,《梅兰竹菊》荣获2016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四川赛区银奖。2017年7月,新华社到通江对“余氏竹编”进行专访。

《竹编技艺》传承人李彬于火炬小学将竹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对学校20多名老师和200多名学生参加竹编培训。并在工作室、通江各个中小学校,教授下岗妇女和一些竹编爱好者教授竹编技艺,多达200多人。2015年3月开始,每周定点在通江县各学校志愿传授竹编技艺,学生20余人。并且,已向社会免费收徒传艺。

来源:通江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