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浩煊

6月6日10时30分,55842次列车驶入地处仪陇县的马鞍站,进行运行试验。专家们对车站的行车、客运等设备功能进行检测,为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简称“巴南高铁”)年内开通,提供科学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案。

10公里外,成达万高铁控制性工程嘉陵江特大桥正在进行主梁施工,预计明年10月实现主跨合龙,待全线建成后,将为四川东向出川再添快速通道。

南充的“双机场”也传来好消息。“双机场‘五一’期间旅客吞吐量达1.3万余人次,加上阆中至广州航线将加密至每天一班,今年的旅客吞吐量有望再创新高。”南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充北站发车的巴南高铁试验列车。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供图

“双高铁”网络即将形成,“双机场”旅客吞吐量有望再创新高,丘区变“通衢”,南充将迎来哪些变化?

1



“人气”更旺盛

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



6月12日,南充北站改扩建项目建设工地,国道212线跨线桥正进行改造,抬高桥面、延长引桥,确保成达万高铁顺利引入。施工现场,近百名工人忙着进行桥桩基墩柱及现浇梁支架施工作业。

“站场规模达8台18线,运输量将翻倍。”南充市铁路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改扩建后的南充北站,整体“长大”2倍多,新增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可满足年900余万人次的出行需求。

巴南高铁仪陇站。蜀道集团供图

在嘉陵江畔的仪陇站,装修装饰工作已基本完成,正进行设备集中调试,波浪造型的天幕已完全呈现。2台4线的站场规模,近万平方米的客运站房,将满足远期360万人次的年旅客运输需求。“巴南高铁开通后,仪陇将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一步迈入高铁时代。”仪陇县铁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连接仪陇站与县城的多条公交专线也已完成站点规划设置,相关车辆均已配套到位。

南充目前拥有6座火车站,巴南高铁、成达万高铁通车后,除了改扩建后的南充北站,南充还将新增蓬安西站、仪陇站、马鞍站、营山西站4座高铁站。未来,从南充出发,仅需 40分钟左右,就能抵达成都、巴中、达州等地。

成达万高铁何家湾跨木老干渠特大桥。嘉陵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何萌 摄

“我们正在积极谋划建设高铁物流节点城市,努力构建内畅外联的开放大通道。”南充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徐坚表示,南充将争取再布局一条南北向高铁,推动区域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加速成型。

对外开放大通道畅通,有望带来更多的人员流动。近日,与南充北站一街之隔,川渝(南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也热闹起来。“巴南高铁、成达万高铁,都将为南充带来更多潜在的人力资源。”产业园负责人张坤表示,近期已多次组织园区机构座谈讨论、调研,分析潜在人力资源和市场需求。“我们还将制定计划精准服务,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

2



“朋友圈”扩大

打开区域发展新空间



2023年12月,阆中古城机场(简称“阆中机场”)建成通航,首批开通北京、上海、广州三条航线,南充迈入“双机场”时代。

向南80公里,历经3年建设,投资近10亿元的高坪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将于年底前全面完工,拥有8条登机廊桥的T3航站楼将正式启用。届时,高坪机场航站楼总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机位数量达到19个,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万—50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

拥有“双机场”,为南充乃至川东北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为区域内的旅游业、服务业、物流业等,提供新引擎。

阆中古城机场。图据阆中机场

“有潜力,并且还不小。”阆中机场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广平表示,阆中机场开通初期,平均客座率只有20%,而现在这一数字已经增长至70%,其中阆中至北京航线客座率已达到88%。

阆中机场的客源优势来自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我们着重发展旅游航线,与高坪机场的商务航线错位发展,实现1+1>2。在文旅部门的协助下,通过分析客源大数据,我们主动出击,对接客源地旅行团。”李广平介绍,7月1日起,阆中至广州航线将加密至每天一班,即将到来的暑期,阆中至北京、上海航线也有望加密。此外,阆中至深圳、海口、乌鲁木齐方向的航班也正在洽谈,有望年内开通。

不只是民航客运。6月4日上午8时28分,一架飞机平稳降落在阆中机场,开展为期3天的训练飞行任务。这是阆中机场自投运以来首次保障航司飞行训练任务,标志着飞行训练领域的业务顺利拓展。同时,阆中机场也向低空经济方面发力,正积极争取通用航空设施建设立项,计划打造成川东北通用航空枢纽及川东北航空应急救援基地。

南充高坪机场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根据国际航空运营经验,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南充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之而来的就是资金流和信息流,这为南充构建综合大枢纽、打造开放大平台,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浩煊

6月11日,“南充文艺家之家”在南充高级中学临江校区揭牌,南充市作家协会、南充市戏剧家协会等10个文艺家协会入驻。同一天,南充市公布首批14所试点学校,正式启动艺教深度融合工作。

“开展这项工作,旨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持续深化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发展。”南充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艺教深度融合为契机,全市各地将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以“学校+文艺院团、协会”为载体,开展文艺活动指导、文艺专题教育等8项融合工作。

1

校内建起文艺活动阵地

使用面积3300平方米,包含12个工作室、2个会议室、5个功能房……记者在南充高级中学临江校区看到,刚揭牌亮相的“南充文艺家之家”布置一新。

“在学校内为文艺家打造一个活动阵地。”南充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兰海说,各入驻协会将以南充高级中学为试点,开展作品展览、创作交流、文艺讲座等各类活动。

今年5月,南充市美术家协会组织“画家团”到南充高级中学临江校区,开展“艺教融合”体验式互动活动,为“南充文艺家之家”进行前期探索。“画家团将多种方式、多种场景的艺术创作,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沉浸式’互动体验的过程也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艺术鉴赏与表达能力。”南充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何仁军说。

“光开展活动还不够。”兰海表示,“南充文艺家之家”还将成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果展示、文化惠民、教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拓展成“南充艺教融合联盟”,让更多学校参与其中。

2

融合探索新型办学模式

近日,在南充高级中学临江校区艺术中心竹编室内,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高坪竹编非遗传承人万学为该校学生带来一堂“大师课”,讲解传统竹编技艺。像这样的“大师课”,每周三下午都会有一节。

而在南充高级中学文峰校区,新开设的“艺教融合班”正处于报名阶段,计划择优录取50名表现优秀的学员。南充高级中学文峰校区负责人表示,该校与南充市杂技团联手,开设了首期“杂技与魔术艺教融合班”。

开设“艺教融合班”,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为一种新型办学模式探路。“艺教融合班实行义务教育阶段7年+高中阶段3年的10年学制,成绩达到要求的学员,有机会被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直接录取,进入杂技魔术传习大专班深造。”南充高级中学文峰校区负责人说。

“文艺院团、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高质量文艺课程走进课堂,未来将成为常态。”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有14个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试点学校(校区)与6个文艺院团、文艺家协会精准配对,开设木偶、剪纸、竹编、清音等各类非遗特色班,累计覆盖学生6000余人次。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浩煊

日前,记者从南部县滨江路段综合治理及配套建设项目指挥部获悉,该县滨江路二期项目预计9月底前建成通车,推进“一绕五纵五横”交通骨架加快成型。

滨江路二期项目全长3.5公里,是2024年南充市重点开工项目。项目为双向六车道,起自南部县嘉陵江三桥,经五面山、许家浩口后止于G212青龙山庄东北侧。

“目前,项目各关键节点建设都按期或超前完成。”滨江路二期项目负责人冯阆平表示,控制性工程五面山一号大桥箱梁架设已完成96%,预计本月底全部架设完成,桥梁主体全部完工。

该工程是南部县“一绕五纵五横”交通骨架的重要节点工程。南部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绕”即城市外环线,将新城老城贯通一体,“五纵”“五横”则是城市交通大骨架。“此次施工的滨江路二期项目,就是城市外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缩短满福新城与城北片区的时空距离,南接城北大道、北连琴台大道,成为南部县拥江发展、新城旧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枢纽。”

6月14日,南充市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联合出台的《南充市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享受相关减免政策实施方案》正式实施,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享受免费乘坐公交、免挂号费、免门票的“三免”优待政策。

据悉,享受“三免”优待政策主体包括以下三类人群:在南充参加无偿献血并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的无偿献血者;在南充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并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的志愿者;在南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并荣获国家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捐献者。

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南充市红十字会将分别为符合减免政策者申办“健康南充博爱卡”。凭该卡和本人身份证,可免费乘坐南充主城区刷卡一票制公交线路;到南充35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公立医院就诊,可免普通门诊挂号费;游览南充市内政府投资主办的A级旅游景区,免首道门票。

近日,南充市嘉陵区今年首批“黄金茧”开秤收购。据嘉陵区统计,得益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全区今年的“黄金茧”产值预计可达1200万元,有望实现农民年人均增收万余元。

此前,嘉陵区大通镇高顶寺村的桑蚕养殖基地,通过组织牵线、技术搭桥、平台对接,与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培养专业的养殖团队,打造“黄金茧”特色品种,产量、质量均位居全区前列。

“我们坚持‘支部带头、群众参与、集体增收’的原则,由村党支部牵头流转土地800余亩种植蚕桑。”高顶寺村党支部书记王白俊介绍,目前,该村建成1处幼蚕育苗室和2处综合性养殖基地,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村民通过桑叶采摘、桑园管护、蚕房养蚕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务工,算上年末的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年人均可增收万余元。

6月15日,记者从仪陇县获悉,该县马鞍镇金山村种植的粉色木耳实现首次收获,预计总产量在7万斤左右,年产值可达140余万元。

这种木耳品种名为“粉耳1号”,由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李小林博士团队选育,是国内首个粉色木耳新品种。其新鲜幼嫩子实体通体呈粉红色,成熟子实体单片簇生型有耳基、耳脉,腹面呈粉红色,背面有短绒毛,干耳呈浅红色,具有耳片肥厚、质地柔软等特点,蛋白质含量也比普通木耳更高。

“粉色木耳在市场上尤为少见。”金山村党总支书记代云东介绍,该村将40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改造成木耳大棚,首期种植4万个菌棒。单株菌棒的生长周期为4到6个月,可以收获3到4茬,预计总共实现产值14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加70余万元收入。

目前,5月中旬进入大棚的菌棒已采摘上市,6月初进入大棚的2万棒已陆续长出木耳。“如果市场接受度高,我们计划明年再种植10万个菌棒,整体产值有望达到350余万元。”代云东说。

“水塘修好了,再也不担心漏水影响附近农田灌溉了。”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蓬安县金甲乡定顺村6社村民陈明辉高兴地说。

前不久,蓬安县纪委监委“流动监督站”在当地开展接访时,收到群众反映“定顺村山坪塘漏水”问题。经实地查看,该情况确实存在且直接影响周边20余户村民农耕。“流动监督站”随即将问题转交金甲乡纪委。在金甲乡纪委的全程监督下,相关部门用时5天对定顺村山坪塘进行了维修。

今年以来,蓬安县纪委监委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民生实事监督质效为目标,扎实开展“有事找纪检·流动监察进乡村”行动。截至目前,通过“流动监督站”共收集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21个,已推动解决5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