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观察 廖诗雪

5月20日,走进雅安市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的中草药种植基地,长势正旺的白芨铺满了曾经的荒地,农民们忙碌地穿梭在田间地头,翻土、除草……这是李张每天都会看到的风景,也是他最喜欢的风景,“这是我们农民增收的底气”。

中药材产业发展是助推百姓增收致富的“良方”,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新引擎”。近年来,芦山县抢抓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依托特色资源禀赋、立足自身区位优势,不断提高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奋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形成规模优势。

从种好1个中药材基地开始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不少芦山青年陆续返乡重建家园、发展产业。在外务工的李张就是其中之一。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于2014年底辞职回家,用10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药材经济铺就的共同富裕路。

“在多次考察环境、市场和种植条件后,我在中坝村流转20多亩土地,种植白芨、黄柏等中药材,并成立宸卫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李张说道,一方面是因为中坝村历来有种植白芨的传统,另外一层考量就是:白芨特别适合缺乏劳动力的家庭种植,它的管理成本和劳动强度比其他经济作物要小,但经济价值很高。

“每天都有人来交流种植经验,大家谈着谈着,合作社从最初的5人就发展到现在的100余人,”李张笑着说道,“产业产业,就是要越来越多人加入进来才能有产量,有产量才能形成产业。”

合作社效益越来越好,李张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作社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玉米等粮食作物交叉种植。通过采取“粮食+中药材”的发展模式,深化“互联网+农产品”途径,不断延链补链,促进特色农作物有机结合,老农人继续管护粮食作物解决就业问题,新农人探索中药材种植创新发展,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又能充分发挥土地增收价值。

“川青黛”品牌崛起正当时

同样在中药材路上“摸爬滚打”的,还有双石镇双河村乡村振兴专干杨国志,眼下,他正忙着为即将投产的蓝靛和青黛“跑销路”。

“双河村发展马蓝产业是有绝对优势的,我们之前主要在县内以售卖鲜叶为主,2023年马蓝鲜叶产量约600吨,产值80余万元。”杨国志说,“如今村里建设了中药材加工厂,配备烘干和青黛提取设施设备,有了马蓝初加工产品,‘川青黛’品牌一定会走出芦山。”

在杨国志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双河村的马蓝先后去了贵州、安徽等地“会见”了多家著名药企,“很多企业看了产品都向我们表达了合作意向,我们正在努力洽谈。”说到未来,杨国志信心满满。

“2024年是村集体种植马蓝的第三年,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中药材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杨国志说,双河村中药材产业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化、基地化稳步推进,再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截至目前,已打造集中连片马蓝1650亩,其中村集体1200亩,实现了从“土里刨金”向“特色生金”的转变,为农民致富增收探索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