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多项经济先行指标显示,中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回升向好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2.4%,环比回升0.9个百分点,物流业景气水平继续提升,物流活跃度增强。

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9%,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持续保持稳健上升态势。

专家认为,物流业景气指数、零售业景气指数等先行指标表现好于预期,表明市场信心和消费预期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初步确立,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的特点。

1

供给升级和消费升级在同步进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宏观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国内经济内生动力继续修复,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反映出供给升级和消费升级在同步进行。在制造业持续回升向好的同时,服务业尤其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回升强劲,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消费者信心有所回升,尤其是出行类相关消费表现突出。

“从物流业景气指数和零售业景气指数的表现来看,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态势继续保持回升向好的基本特征和趋势。”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物流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物流业景气指数和零售业景气指数的上升,不仅反映了物流和零售行业的活跃度增强,也预示着整体经济环境的积极改善和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

2

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

从企业规模看,4月份,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回升;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分别回落0.6和0.5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在刘向东看来,从小微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出现回落来看,小微企业的信心仍有待进一步提振。需要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创造发展机会。同时,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回升反映出其处在上中游地位议价能力较强,率先感受到经济好转的红利,而小微企业利润恢复缓慢,也反映出上下游价格传导并不顺畅,下游企业因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问题,造成终端产品或服务涨价承压,而上中游工业品价格上涨并不能惠及下游的小微企业,导致出现重要的上下游“堰塞湖”现象。

解筱文分析指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回升,而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却出现回落,反映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由于规模优势和市场地位,更能适应市场变化并把握发展机遇。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则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更加灵活地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竞争。

3

抓住物流现代化这一新质生产力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推动物流业由大变强,建设物流强国是适应、引领全球变革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国家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繁荣市场、推进国际化、保障民生与供应链安全,构建新发展格局均有重要意义。

魏际刚说,建设物流强国要求物流业从宏观到中观和微观、从城市到乡村,以及从国内到国际的体系、结构、功能、布局、效率等全方位系统性变革。这种变革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也不是局部或短期行为,而是全局性、整体性、长远性布局。以“完善体系,优化网络,调整结构、增强功能、合理布局、创造价值、整合资源、互联互通,融合发展、一体化运作、节能环保、惠及民生”为着力点,以更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为保障,构筑起面向未来的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

刘向东认为,需要适应变局,拥抱趋势,紧紧抓住物流现代化这一新质生产力,一是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二是推动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构建内外联通、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三是积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打通区域间商品和要素流通梗阻,畅通商品服务流通的“最后一公里”;四是推动物流新业态平台在高质量发展中显身手。

解筱文建议,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推动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同时,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还需要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