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8日,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结果揭晓,来自气象部门的5个集体和3名个人获表彰。其中,安徽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科、福建省气象台决策服务室、青海省气象局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杭州市气象台预报预警科、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灾害性天气研究室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河南省新乡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段中夏,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总工程师、首席预报员,研究员陈丽娟,浙江省气象台预报首席、正高级工程师刘汉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今起推出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系列报道。

4月28日,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结果揭晓,青海省气象局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以下简称“本底台”)喜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距今30年的1994年9月17日,在高耸入云的青海瓦里关山山顶,本底台拔地而起。这是世界气象组织目前32个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之一,也是全球海拔最高、欧亚内陆腹地唯一的全球大气本底观测站。

建站至今,一代又一代青海气象人扎根于此,与缺氧抗衡,与孤独为伍,与寂寞为伴,寒来暑往,日月交替,实时观测陆地大气本底变化,凭借着不间断观测积累的海量数据,成功绘就反映欧亚大陆腹地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瓦里关曲线”。

青海省气象局总工程师伏洋告诉记者,“瓦里关曲线”是指用本底台观测资料绘制并每年更新的二氧化碳变化曲线,是本底台近30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之一,成为证明全球气候变化、支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依据。

一代代本底台观测员扎根瓦里关,绘就“瓦里关曲线”。摄影:金泉才

本底台现有职工23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14人,是一支汇聚青春力量、充满活力的优秀青年团队。经过30年的不断积累与发展,该观象台实现了温室气体、卤代气体、气溶胶、太阳辐射、放射性物质、黑碳、降水化学和大气物理等30个项目、60多个要素的全天候高密度观测,每天产生6万余个数据,基本形成了覆盖主要大气成分本底的观测技术体系和技术系统。

海拔3816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平均含氧率仅为67%、常年刺骨的寒风…… 对于大气成分本底浓度观测来说,瓦里关山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但对于长年工作在这里的人来讲,却是时刻在经历着生理极限挑战。同时,为了保证监测环境绝对纯净,观象台方圆百里人迹罕至,甚至杜绝人为烟气排放。

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观测站全貌 摄影:金泉才

在极其艰苦的工作环境下,本底台负责轮值的观测员几乎与世隔绝,每日除了穿梭在各类精细复杂的监测仪器之间忙忙碌碌,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茫茫草原。近年来,由于人员调整,长年在山顶轮值的人员增加至8人。这8名观测员通常两两一组,实行两人24小时、10天为一周期轮值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评价:“监测人员终年坚守在这山巅,耐得住艰辛和孤寂,他们进行气象观测,一丝不苟,使中国对大气研究的贡献享誉全球。在这里,我们见证了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本色,找到了科学精神的当代基准。”

检查仪器、记录数据、更换采样膜、采集大气样本……简单枯燥却极为重要的工作,是每个观测员生活的主旋律,每天至少8次不间断监测记录分析,每天在监测仪器间奔波穿梭至少16公里,每天生成6万余组监测数据……近30年来,这些点滴积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本底台科技人员还立足温室气体监测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推进质量体系和标准化建设,形成了观测运行保障、标校溯源、数据质量控制和应用分析等业务体系,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等观测报告提供支撑。

《中国气象报》“新春走基层”报道组在记录温室气体瓶采样过程  摄影:高涵

伏洋坦言,成绩的取得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生动范例,处处彰显着中国力量。

多年来,本底台先后获得科技部突出贡献奖、中国科协周光召基金奖(集体)、“中国力量”年度人物(团队)、青海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并入选科技部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中国气象局首批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和“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基地等,涌现出科技部“最美科技人员”王剑琼、省级三八红旗手标兵李红梅等先进科技工作者,展现了当代青年立足本职、积极创新、无私奉献的良好风采和精神面貌。

作者:王彬 娄海萍

编辑:王亮 王素琴

发布:张琳皓

审核:叶海英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