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朱博的团队和州农科所工作人员一道,将青稞播种在了试验田中。(受访者供图)

川观新闻记者 宁蕖

4月20日,道孚县八美试验农场的一间会议室里,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成员和甘孜州农科所工作人员们围坐一团。

话题围绕着“康青9号”展开。

“我们采用传统杂交方式培育出的‘康青9号’亩产已经可达500斤以上。”甘孜州农科所副所长刘军告诉记者,由于高产、抗性好,“康青9号”已经成为了甘孜州的主流青稞品种,而四川师范大学研究团队的到来,目的是为了给康青9号深度“体检”。

“我们和州农科所正联合开展青稞的‘生物技术育种’,主要通过大量收集和创制种质资源,系统评价并挖掘优良性状的关键基因,解析产量、抗逆、品质、养分吸收利用等复杂性状的分子调控网络及与环境的互作关系,构建基因组选择辅助育种及基于基因编辑等手段的分子设计育种新模式。”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朱博告诉记者,通俗点说就是搜集大量的青稞资源,然后对他们进行基因检测和“体检”,进而挖掘优异的基因,并利用相关生物技术快速的培育出更优质的品种。

“就目前来看,如果‘康青9号’株高再降低一些,抗倒伏性应该能显著提高,进而促进单产提升。”朱博话一出,就遭遇了不同的意见。

“株高不能再降了。”刘军立马接过话头,“我们当地的农牧民,种植青稞除了当主粮外,还有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用秸秆来喂牛,青稞株高降低,秸秆产量下降会影响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那看来还是要坚持从茎秆强度和韧性入手,力争株高不变。”朱博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除了“康青9号”外,朱博的团队还带了3800余份青稞种子,在八美试验农场的大田中进行试验。(受访者 供图)

经过讨论,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主要通过增加“康青9号”茎秆强度和韧性来提高抗倒伏性,增加单产。

三年前,朱博教授所在的四川师范大学开始与甘孜州农科所共同开展“校州”农业科技合作,也就是从那时起,这个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科学家,才第一次见证了一粒青稞种子在高原大地上,从萌芽抽穗到灌浆成熟的全过程。

“之前我们的研究基本是在实验室里,我最多在这么大个盆子里种过青稞。”朱博用手比划着告诉记者,“青稞是高原的粮食作物,其生长表现是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综合结果,实验室种植青稞的表型及获取的相关数据与实际高原种植的情况有一定偏差。因此,原生境大田的取材、构建数据库及表型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非常感谢甘孜州农科所为我们提供的高原青稞种植基地。”

“校州”农业科技合作的开展,让甘孜州的育种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因为人才和硬件设施缺乏等原因,之前我们的育种工作还主要停留在杂交育种的2.0阶段,通过‘校州’农业科技合作,我们将大力推动青稞育种‘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积极推进青稞的生物技术育种,力争快速踏入青稞育种的3.0及4.0时代。”刘军说。

为青稞“体检”,寻找抗倒伏增单产的“基因密码”,是甘孜州通过校(院)州合作,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甘孜州已与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成都大学等校(院)建立了合作,在青稞、马铃薯、油菜、食用菌、中藏药的育种、种植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开展研究,有效解决了农业科研、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三大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