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示后,一些获奖项目被网友指出,根本不像是中小学生能做出来的水平,具备科研能力的硕士、博士才有可能完成。

日前,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示后,个别获奖作品受到质疑。例如,一获奖作品涉及“蒙特卡洛算法”,被指过于高深。有博主称,“蒙特卡洛方法”是自己当年考博的专业题。其他题目还包括“低功耗多模态生物识别”“安全驾驶监管装置”“城市社区极端高温天气治理方案”等等,让人“不明觉厉”。

为什么要用一个自己似懂非懂的概念?知情人士回应称,“有些东西听上去很高深,但其原理并不难。只是现在参加比赛,你写的题目太直白,评审专家可能会觉得层次比较低一些。”由于评审专家喜欢那些“高大上”的名词,参赛作品只有投其所好,要不然,就会因显得直白而不入法眼。

有网友直言不讳道,如今一些青少年科技竞赛已经成了“拼爹游戏”。

中小学生科创比赛获奖引来争议并非首次。2020年7月,一项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获奖作品,持续引发关注。有网友质疑,这个专业性较强的科研项目,完成人竟然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7月15日,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发布通报称,“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一等奖被撤销。同年7月,湖北武汉2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也引发社会讨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2名小学生参加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小学组三等奖。

前段时间,北京邮电大学15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最新报道,网友晒出的举报内容显示,导师郑某曾要求学生们帮助其女儿参加创新比赛,称该比赛能够对其女儿的升学提供特殊贡献,但最后以失败告终。研究生帮着作假也没成功,或许就说明这种竞赛有多“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坚决避免参赛项目明显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现象的发生,坚决防止由家长或其他人代劳等参赛造假行为”。对于父母帮忙运作孩子参加竞赛,应该将其纳入学术不端进行处理。这是破坏竞赛公平,影响学术规范,学术界必须对此“零容忍”。

当前,我国已经取消了所有竞赛与升学的挂钩,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已经实行公民同招、电脑摇号录取的免试入学政策,这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家长不再功利地对待竞赛,而要真正从发展学生兴趣、特长角度对待竞赛。

简评:如果参赛作品不由本人独立完成,那还谈什么“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如果从小就带给孩子投机取巧的功利因素,又哪能培养出真正的科技后备人才?

(综合“光明网”“极目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