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旖 钟林 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年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4个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项目,绵阳科技城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上榜基地。

据了解,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项目以优化服务、提高效率、辐射带动为导向,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要素统筹建设与协同服务,推进技术、信息、人才、设备等向社会开放共享,探索建立健全高效实用、要素融合、便利快捷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新机制、新模式,以此提升综合服务效能。

近年来,新区积极布局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强力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不断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建设探索“新区样本”。

强化阵地建设

加速质量资源集聚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项目,“集成”是其要义。如何加速质量资源的集聚,是一道“基础题”。

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作为全国唯一以“科技”命名的省级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创新资源富集,吸引了大批创新研发型企业在此集群成链。结合产业链相对完整、大型检验检测机构集中等重要优势,新区围绕产业发展、民生保障需求,多维度整合质量技术资源,挂牌成立一个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发展中心,建立一套区域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工作机制,健全一套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资源体系,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形成了高效实用、要素融合、便利快捷的“1112”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新模式,重点解决质量资源不集中、技术能力不强的问题。

同时,以开展社会化服务为核心强化阵地建设,新区已聚集检验检测、认证、标准化研究、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品牌打造、质量金融等服务机构超30家,并计划建设3-5个县级单位分中心、15个乡镇(社区)服务小站等基层服务站,到2025年形成质量基础设施三级集成服务体系。

新区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发展中心可为科创企业、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共享和质量金融等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为540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9000余次。同时,通过推行质量服务“一次办、小时办、免费办”,计量强检等业务简化至“零资料”申请,专利审查周期由2-3年大幅缩短至3-5个月。

此外,新区检验检测产业园已入驻检验检测机构53家;金融、类金融、投资类企业及中介服务机构42家,可为企业提供“一揽子”科技服务,形成助企合力。

线上线下发力

提升质量服务效能

质量资源的快速集聚只是开端,如何切实提升服务效能,也是一道“必答题”。新区的解法,是通过“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打破信息资源阻隔屏障,从而实现信息开放共享、服务资源互通联动,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综合服务。

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绿色环保四大创新产业发展,线上,新区依托“川质通”“绵易检”等服务平台,以数字化手段精准匹配企业质量技术需求,为企业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实现指尖办事零距离。

线上服务平台集聚了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和知识产权等服务和资源,可实现供需检验检测、计量、校准数据精准匹配,在线下单。此外,平台还通过“公益性服务+市场化服务”的融合载体建设,进一步强化了资源整合能力,拓展了服务领域和功能,形成质量监管与技术扶持的合力。

通过实行“平台+共享”模式推进检验检测资源云端共享,“绵易检”质量服务线上平台已入驻检验检查机构224家,上线检测项目3783项、服务产品934类。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次数超35万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调研摸底机器人产业质量服务需求

线下,新区把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作为一项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基础服务有效供给,并在“一站式”运行过程中,针对产业、企业发展所需,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区通过聚焦产业及企业发展所需,加强摸底调研,实现精准助企。以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为例,新区相关部门深入敬科、它人等30余家机器人企业,详细了解企业在质量攻关、标准制修订、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培育、质量扶持政策支持等质量发展状况和需求,并据此推出加快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35条、知识产权强区奖补政策17条。

创新助企举措

完善质量服务生态

解好“基础题”和“必答题”的同时,新区还通过创新助企举措,做好了不断完善质量服务生态的“附加题”。

为进一步做好质量服务,新区建成全国唯一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共享仪器服务,并拓展出仪器研发等创新服务内容,目前,该平台已与146家院所、高校、机构合作开放仪器设备近7500台(套),累计服务院地企事业单位近5万次。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抵押购置仪器设备的需求,新区还拓展出了“仪器金融”服务——政府、银行、平台三方,按照风险共担原则建立“风险池”,设立专项金融产品,将科研院所的仪器设备资源与企业研发需求成功对接,实现了政府、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三赢。

创新举措不止于此。针对企业遇到的痛点、难点,新区采取“个性需求与共性特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园区+专业”定制化服务,除引进53家检验检测机构外,新区还遴选了近50家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并聚焦企业质量短板和需求,常态化开展质量标准比对、检验检测能力比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可提升、质量发展“体检问诊”、质量管理数字交流分享、知识产权托管、专利导航示范等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标准咨询专业服务活动。

同时,新区还精准定制“一企一策”“一品一策”质量提升方案。截至目前,通过开展问诊把脉和实地帮扶,新区相关部门已为企业提出质量控制、流程优化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百余条。

此外,新区还加强了质量服务内容与国内、国际的衔接。比如,接下来,新区计划将与国际检验检测组织和机构开展合作,提高国际间检验检测服务的交流与合作水平,进一步加强要素统筹建设与协同服务,促进内外贸行业服务一体化发展。

未来,新区将以建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为契机,在标准与产业协同发展上持续发力,持续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统筹运用检测、标准、计量等质量基础设施要素资源,为企业提供支撑其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技术服务,进一步推动产业质量竞争力提高和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力争在探索实践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多具有普遍性与针对性的创新做法。

图片由绵阳科技城新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