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眉灵

1.7万亿!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透露,我省将迎来交通建设高峰期,“十四五”时期全省综合交通建设总投资预计达1.7万亿元,“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运输通道加快形成,四川交通地理将发生历史性根本改变。

这些钱将投向哪里?哪些“路”将建成?将给你我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川观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

对外大通道加大建设,17个铁路项目同时在建

支撑四川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建设,仍将是“十四五”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铁路建设将集中推进,全省续建和新建重大铁路项目达17条。除了已经开工的川藏铁路、成兰铁路、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外,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渝西高铁、成都至西宁铁路等都将于“十四五”期开建。

公路大通道建设也将加快。久马、宜攀等新建通道性高速公路加快实施,绵广高速扩容、成渝高速扩容、遂渝高速扩容等项目建设也将启动和加快。

水路方面,长江航道提升改造、岷江航电综合开放等持续推进,四川和重庆将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空中通道方面,最重要的突破,则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建成投运,进一步强化西部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罗佳明介绍,预计今年底四川出川大通道将达到38条(其中高速公路24条、铁路11条、水路3条),正在编制的交通综合运输“十四五”规划,规划到2025年,建成出川大通道55条(高速公路35条、铁路16条、水路4条),到2035年,建成出川大通道94条(高速公路63条、铁路26条、水路5条);四川开放平台能级实现跃升,形成陆海互济、东西畅达、南北贯通的“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

立体交通网形成,四川区位凸显

“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运输通道的形成,将给四川交通地理带来怎样的改变?

短板补足。川观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川藏铁路、成都到兰州(西宁)铁路、久马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成,将填补西向出川大通道“空白”,在同一廊道上形成立体交通,有效弥补西向开放的短板。

新通道达成。成达万、隆黄等铁路项目的建成,将打通成都至北部湾南向陆海联运大通道,开辟成都经达州至万州港东向铁水联运新通道。

省铁投集团董事长唐勇告诉川观新闻记者,17个铁路项目全部建成后,四川6小时可到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南下到海港的时间将缩短一半左右,为支持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插上更加快捷的翅膀。

新通道的达成,让四川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这让四川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位势更为凸显。省港投集团董事长贺晓春透露,依托这些新通道、新枢纽,可更好地搭建全球综合物流贸易服务平台,为川货出川出海提供全程供应链服务,助力四川打造内陆开放型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

畅通“内循环”,成德眉资实现1小时通勤

外部通达,内部则要实现快速连接。

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建设,交通先行,同城化轨道交通、成都外环铁路等区域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项目将逐一上马,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和经济圈。同时,天眉乐等高速公路项目,以及东西城市轴线、益州大道南延线等城际快速公路项目也将推进建设,打造1小时通勤圈。

公路网末梢的农村公路,四川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出行方便、运输便捷的硬化路网向组、向户延伸。罗佳明告诉川观新闻记者,将优先解决区划改革调整后、被撤并村到新村委会缺乏直连道路的突出问题,目前全省已完成摸底,将新改建农村公路2.6万公里,计划2021启动。

全国首条山地轨道交通、都江堰至四姑娘山轨道交通项目正在建设,并同时进行着新轨道、新车型的研发。四川规划了上千公里的山地轨道,未来,环保且便于山区建设的山地区域轨道交通将在我省逐渐成网。据省交投集团董事长冯文生介绍,在都四项目外,交投集团正在开展川主寺到九寨沟、死海到竹海等山地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在探索山地轨道交通发展的同时,构建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让山地轨道助力地区发展。

信息化建设也将是交通建设重点。省交投集团、铁投集团都在进行“智慧高速”试点,“十四五”期,两大交通投资集团都将加大数字交通建设,向数字化发展转型。省交通运输厅也提出,将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加强重点路段灾害防治和风险隐患点整治,大力提升交通抗灾能力,为公众安全、顺畅出行提供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