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全力打造“浙有众扶”金名片,依托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持续深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平湖市以承担“困难群众精准画像”、“救助慈善融合发展”等数字化省级试点建设为契机,创新“六维算法”,实现低收入群体“五型三色”精准画像,积极打造“浙有众扶”助力共同富裕的平湖样板。

  构建六维算法模型

  实现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精准画像

  加强数据归集精准建库。推动救助范围从“在册”向“潜在”拓展,在原有在册低保、低保边缘、特困等监测对象基础上,通过与公安、人社、住建、医保等部门单位进行数据共享,新增近期退出民政救助、新申请救助未通过、临时救助、主动发现、其他专项救助共5类非在册潜在风险的易返贫致贫对象,共同组成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基础数据库。

  创建六维算法精准分析模型。从家庭结构、收入、财产、支出、救助、线下探访等六个维度,选取对家庭经济状况影响较大、指向性较强的49类指标、67项数据,创建智能识别风险的“六维算法”模型。通过数据比对、验算分析,系统对出现风险的家庭自动“预警”,同时为纳入监测范围的困难家庭实现“一户一画像”。

  细化需求清单精准施策。系统根据家庭画像分析结果,实现“五型三色”分层分类,分别形成兜底型、急难型、支出型、关爱型和发展型五种类型,自动生成帮扶建议;贯通共同富裕扩中提低指标,形成红、黄、绿三色,分别代表重点对象、一般对象和提低对象,量化发展潜力。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科学合理反映出困难家庭情况,为构建综合救助新格局提供了数字动能。

  联动全省慈善资源

  加强救助慈善互通共享融合发展

  一是打通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资源汇集平台。在“浙有众扶”平台增设“同心向善”模块,分别构建了“救助需求库”和“慈善项目资源库”。一方面,集成展示平湖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特别是“五型三色”分层分类模型归集的困难家庭数量、分类占比、家庭画像、需求清单等信息内容;另一方面,贯通“浙里有善”平台,共享并获取全省2001个慈善组织和1635个项目的帮扶条件、申请材料等内容。将救助标签进一步细化为残疾类型等级、病种、家庭资产、教育程度、就业情况等366类指标标签,并以此为参照,推进慈善组织针对其项目梳理慈善标签,实现打造救助需求与慈善资源的统一标准。

  二是加强群众需求与全省慈善资源的链接匹配。在统一供需数据标签的基础上,开发供需信息匹配查找功能。基于平湖市动态监测的低收入人口需求及帮扶建议信息清单,通过“青少年”、“老年人”、“重度残疾”、“大病重病”等相关救助标签创建搜索内容,高效查找全省慈善组织具备相应标签的项目资源,实现自动智能关联,初步形成慈善救助需求清单。根据慈善组织项目的申请条件,开展供需匹配度分析,按照“六维算法”进行排序,自动生成慈善项目救助人员清单,精准推送给相关慈善组织进行参考决策。根据匹配度从高到低顺序,确立最终帮扶对象清单。

  三是提供慈善组织主动帮扶实现路径。针对当前很多慈善组织有项目、有资金,但是往往局限在一地开展帮扶,或者难以自行发现更大范围帮扶对象的难点堵点,“同心向善”创新探索慈善主动帮扶模式。慈善组织可根据现有项目标签体系,在平台中查询动态监测的低收入人口信息标签,找出符合项目帮扶范围的困难群众人员清单,关联查阅其家庭画像信息作为决策参考依据,决定是否开展帮扶。通过“同心向善”平台制定帮扶任务,推送至困难群众所在地的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进行线下核实,并向慈善组织进行反馈。在获得相关慈善组织认可后,由助联体完成线下帮扶和项目执行。

  贯通数智应用场景

  实现供需线上匹配有效衔接

  一是实现慈善资源多跨协同。通过建设“同心向善”场景应用,建立完善了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衔接工作机制,将慈善资源从“一地”扩大到“全省”。系统试运行不到一个月,平湖市已经与25家省级慈善组织进行精准对接,累计有近50个项目达成跨区域落地执行意向,填补了平湖本地慈善帮扶在自闭症、罕见病、发展赋能等帮扶领域的空白。

  二是实现救助需求精准推送和应用。强化数据碰撞分析结果应用,针对当前政府救助和慈善帮扶均难以匹配和满足的救助需求,进行智能打包,供全省各地各级慈善组织决策参考,依据救助需求创建慈善项目,提高慈善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实现多元主体高效联动闭环管理。充分发挥平湖市助联体资源整合阵地作用,梳理集成6大类33项社会帮扶服务清单。积极发动本地社会组织链接省级慈善组织项目,依托“幸福清单”模块归集救助帮扶结果信息,通过定期探访形式送至困难群众手中。

  来源:《中国社会报》

  作者:张杰 、华锐

  编辑:郭紫纯  校对:张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