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进步,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从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到三星堆的神秘古蜀,从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到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我们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源泉,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全国两会前夕,四川日报与河南日报、浙江日报、北京日报联动,四地记者分别走进三星堆、良渚、国家版本馆、二里头和殷墟,实地探访考古现场、走访有关文博单位、采访专家学者,带读者沉浸式“打卡”这些耀眼的中华文化新地标。




三星堆




活起来的文物敲响“古蜀文明之门”

川观新闻记者 曹凘源

成都平原、鸭子河畔,随着“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龙年新风尚,三星堆博物馆也成为世界各地来川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近日,记者从三星堆博物馆获悉,大年初一至元宵节当天,三星堆博物馆景区共计接待游客32.51万人次。

保护修复让文物“活起来”,活化利用让文物“火起来”。超30万人次打卡的背后,如何让三星堆“活”上更“火”?三星堆的答案是,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创新融合发展工作,力争到203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生态优美、特色显著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群落。

看保护传承:

“打好文物保护修复这场持久战”

对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来说,2024年的任务很重。

“我们正在配合省考古院对1000余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新出土文物进行三维扫描和文物拍摄等数据采集工作,为编写考古发掘报告做准备。”余健告诉记者,虽然在去年年底,三星堆博物馆已经完成了830件新出土青铜器的清理工作,但是接下来还要开展进一步研究,同时对新出土的600余根象牙进行清理、日常监测保养及加固材料前期研究,工作量不小。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品。谭勇 摄

余健有近20年经验的文物修复经验,在他看来,文物修复保护是一场持久战,而想要打好这场战役,还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

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厅中以数字化手段呈现出的文物修复过程吸引不少游客的关注。

“青铜骑兽顶尊人像、青铜神坛和青铜鸟足神像这三件文物的研究性复原件,就是以3D打印的方式,对原先的残件进行1∶1复原后,通过矫形、补配、粘接等形式最终完成的。”余健介绍,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利用,一方面使修复人员在寻找残件间的拼对关系时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的新出土文物与目前已出土文物之间可能的拼对关系留足空间。

新技术和新设备带来的不只是文物修复效率的提高,也让这份工作更好地走进大众视野。

“更为直观地向公众展示文物出土时的样子,让公众在进一步了解文物修复的同时,也能有一些自己的思考,这种思考的结果就是公众对于三星堆文物乃至三星堆文化结构的认知会从一种‘填鸭式’的获取变成主动探究,这是我们非常乐意看到的。”余健说。

看活化利用:

“通过文创产品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月26日,三星堆博物馆内的一处接待室,三星堆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任韧正在和客户探讨合作开发文创产品的事宜。像这样的洽谈每个月都有很多次。随着三星堆热度持续攀升,以此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也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

“目前有1500余件(套)文创产品在售,还有一些IP授权,春节期间,文创销售额达到了843.75万元。”在任韧看来,文创是三星堆文物活化利用的一条成熟路径,自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启动以来,三星堆文创产品也做出了改变,成为打响知名度的一件“利器”。

三星堆文创产品。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从2020年开始,我们结合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推进,从新出土的文物中找灵感,开始创作更能体现三星堆文化的产品。”任韧告诉记者,一组数据可以进行佐证,2020年三星堆文创产品销售额仅300多万元,到了2021年就提升到2000多万元,2022年达到3000多万元,2023年已经突破一亿元。

不止于文创,当前,四川省正在加快推进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建设,统筹谋划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多元酒店集群、标志性演艺精品、时尚主题乐园、体验式文创产业园区5大应用体验场景,进一步擦亮“世界三星堆”名片。

二里头




身临其境领略“最早的中国”

河南日报记者 陈学桦 王雪娜

二里头,古洛水之北,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夏朝,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王朝。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文化研究的关键支撑。”2月28日,在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市偃师区,主体遗存距今约有3800年至3500年的历史,现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赵海涛说,经过60余年的发掘和研究,二里头遗址考古实现了“九宫格式布局”到“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的重大突破,此项成果也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貌。周鼎凯 摄

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1500多件珍贵文物,讲述着夏都曾经的辉煌。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车辙……作为“最早的中国”的展示平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像一本立体的、鲜活的夏朝“历史书”。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赵晓军说,从“中国龙”到中国最早的“紫禁城”,博物馆不断结合二里头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对基本陈列、展陈设施等进行持续优化,以展现早期中国的深厚内涵。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用数字“激活”文旅资源,利用三维动画数字影片,展示数千年前的华夏文明,带领观众目睹那一段灿烂的历史;以数字技术为基础,通过沉浸式数字投影空间、半造景三维数字剧场、雷达互动投影墙等数字手段,展现二里头夏都作为“最早中国”的风貌。

“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赵晓军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开放以来,接待量已达500万人次。未来,还将继续做好遗址发掘、文物整理、成果阐释以及展示宣传工作。

殷墟




跨时空对话“了不起的甲骨文”

河南日报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纵观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殷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2月26日上午,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进一步讲好殷墟故事、传承中华文明、夯实文化自信之基,成为安阳人的时代新课题。

“在新馆筹建过程中,我们全面系统编制了数百万字的知识文本,为新馆展陈提供了学术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岳占伟说。

一系列考古新成果在新馆首次展示,珍贵文物和考古成果,全面呈现商代政治、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都邑建设的辉煌成就,深度阐释商文明蕴含的中华文明五大特性,让世人更直观感受以商文明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华彩时代。

殷墟博物馆新馆内部展厅。 殷墟博物馆供图

“殷墟是研究夏商文明包括夏商之前历史的出发点,我们将以新馆建成开放为契机,持续推动考古研究,去发现更多的未知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殷墟博物馆馆长陈星灿说。

“新馆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工程,与周边殷墟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共同构成‘一馆两区一镇’的规模化殷墟阐释体系。”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

据了解,殷墟遗址自“十一五”以来一直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库,2010年河南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评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河南省公布了《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安阳殷墟保护总体规划》,安阳市制定了《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殷墟保护和管理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安阳市将加快构建殷墟和甲骨文品牌体系,打造‘博物馆+遗址公园+考古科研基地’全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同时探索利用数字技术,让散落于各地的甲骨文以科技的形式‘回归’。”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说。

良渚




新潮科技解锁“美丽之洲的生活图鉴”

浙江日报记者 唐骏垚

浙江日报通讯员 胡金 徐颖 摇慧敏

江南多春雨。龙年新春开工没多久,杭州就迎来了持续的阴雨天气。中国南方的土遗址保护,最怕的就是连续雨水天气。但良渚遗址的“守卫者”们,今年脸上少了几分往年的愁容。

杭州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的高海彦是“守卫者”之一。她告诉记者,暴露在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容易出现渗水、失色、生物病害等问题,不仅要频繁人工排水,还需要预防遗址滋生青苔、地衣。“你看,这种连续阴雨天,城墙剖面也没出现霉菌。这多亏了这几年的技术研究!”她说。

高海彦所说的研究,是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与敦煌研究院、浙江大学等知名机构“牵手”,联合攻坚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我们研究出南城墙遗址半开放环境干燥保护技术和老虎岭遗址封闭环境高湿保护技术,开发了一款环保植物精油,喷洒后能有效抑制考古剖面地衣、苔藓、霉菌的生长,算得上阶段性成功。”高海彦说。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掀开保护与利用的新篇章。就在申遗成功次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公园运营负责人郑佳介绍,遗址展示秉承“最小干预、最大阐释”的原则,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展陈体系和旅游配套设施,用现代的科技、新潮的创意,去阐释最古老的文明。

航拍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提供

畅游遗址,不仅可以实地体验集语音导览和视频画面导览于一体的AR智慧导览系统,也能线上体验云展览、慢直播。遗址公园东南面的良渚博物院,也推出全新的智能AR导览眼镜。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执行院长马东峰说:“每年都有上百万名访客到访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数字化能让良渚文化更加生动直观、通俗易懂。”

“活起来”的良渚文化还“飞向”五湖四海。2023年对良渚遗址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这一年,良渚遗址相继圆满完成两大“国字号”任务:前有杭州亚运会火种在大莫角山成功采集,后有来自全世界的300余名嘉宾出席首届“良渚论坛”,架起文明互鉴之桥,将良渚的故事、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故事传向全球各个角落。眼下,第二届“良渚论坛”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赓续文脉守护中华文明“金种子”

北京日报记者 李祺瑶

沿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燕山脚下,一组典雅气派的中式建筑群依山坐落。这里是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目前,1600余万册(件)版本资源入藏这座国家级文化殿堂。

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系列展览的序厅——文兴楼内,“版本工艺”“中国邮票”“中国货币”3个专题展览率先亮相,分别展示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版本工艺、中国邮票和中国历代货币的变迁,从不同角度展现丰富厚重的中华文明遗产。展厅里,每一件展品的来头都不小。其中一册西夏时期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64件文物之一。

参观者在中国国家版本馆文瀚厅驻足。北京日报记者 武亦彬 摄

由文兴楼移步,一块篆刻着“赓续文脉”的寿山石印章前,坐落着这片建筑群的主建筑——文华堂。文华堂内,中央挑空两层高13米、面积1350平方米的国家书房让人眼前一亮——仰观穹顶,取自宋代石刻天文图的满天星宿点缀其中,寓意中华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环视四周,15组书柜、3万余册古今经典汇成文山字海,彰显厚重文化底蕴。

围绕国家书房,基本陈列“见证伟业——中华民族复兴版本展”和“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中,以陶器、甲骨、青铜、简牍、丝帛、纸张等为载体的中华文明印记贯穿展线,其中不乏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何尊,宋人书、宋人刻、宋人拓的孤本《西楼苏帖》等文物。

登上建筑群的制高点——国家版本馆的核心建筑文瀚阁,主题展览“真理之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版本展”汇集2000余件经典著作、手稿手迹、档案资料,仅《共产党宣言》就有300多个不同版本。

“我们以中国历史发展、中华文明演进为主线,设计了1个主题展览、2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的展陈格局,展品达上万件。而这些,只是所有馆藏的‘冰山一角’。”国家版本馆展陈人员说,目前,总馆已入藏版本1600余万册(件),加上三个分馆,入藏版本已超过2500万册(件)。这是全国近900家收藏单位、580余家图书出版社、1万余家报刊社及无数民间藏家共襄盛举的成果。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重要的是让这些中华文明“金种子”得到更好的保护,传之后世。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兰台洞库内,昔日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澜阁四阁的《四库全书》古籍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首次同台合璧。天然山体开凿改造的洞库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多沉睡千年的珍贵古籍得以保藏,重焕生机。

海报设计 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