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侯冲

见到邵升时,60多岁的村民易泽富是一路小跑过来的。“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他一把攥住邵升的手。

“好久没到村里了,回娘家看看。”两人边说边往村委会走。

邵升(右二)在永寿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与村民在道路施工现场。(图片由邵升提供)

2015年8月到2019年5月,邵升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永寿村担任第一书记。由于驻村工作时喜欢穿一身迷彩服,村民们都叫他“迷彩”书记。

11月16日至30日,省脱贫攻坚办组织全省已轮换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回访曾经工作过的村,实地感受脱贫成效,帮助群众总结成果,听取意见建议。如今已调到隔壁乡镇工作的邵升,借此机会“回家看看”。

故地重游,他最关心什么?最想见谁?带着这些疑问,川观新闻记者跟邵升一起重回永寿村。

最想见:一老一小两位村民

老人曾是他的精神支柱,孩子一家始终放心不下

沿石阶而上,邵升来到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张仲良的家。看到邵升进门,张仲良勉强支撑双腿站起来,却始终使不上劲,摇摇晃晃又坐回椅子。

邵升回访看望村里老党员张仲良

“赶紧坐下,赶紧坐下。”邵升上前一步扶稳。听说72岁的张仲良刚刚得了脑梗,担心老人健康的邵升进村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这位老党员。

“您可是我的精神支柱啊!”围着火炉,邵升回忆起刚驻村工作的时光。当时,村民对他并不认可,认为其无非是下来镀金的,哪会真心实意地在山沟沟里做扶贫。

张仲良却这不么想。这位老党员曾参加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党龄40多年,他利用自己在村里的威望,帮助邵升开展工作。“有一次我给他佩戴党徽,老人下意识地给我敬了一个军礼。”这让邵升不禁动容,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永寿村村民打一场战胜贫困的“翻身仗”。

火盆的柴火“噼里啪啦”作响,将二人拉回现实。虽然饱受疾病困扰,但张仲良仍保持一股乐观精神。

“当年想吃顿高粱米都吃不上,现在想吃啥有啥,还住了这么宽敞的房子,共产党就得给老百姓办实事!”他笑呵呵地告诉邵升,自己的孙女刚满月,等孩子长大点,一定要给她讲村里脱贫前后的变化。

今年10岁的何华宇也是邵升最想见的人。

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因病去世,何华宇现在跟爷爷相依为命。“(何华宇父亲去世前)一家三个光棍,当时是永寿村最恼火的。”邵升清楚地记得,搬进易地扶贫安置点后,何华宇的父亲拉着他的手动情地说,“从没想过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这辈子没遗憾了。”

得知何华宇现在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80分都没法考到,邵升眉头不禁一皱。可他还是笑呵呵地拍了拍孩子肩膀,鼓励道:“及格是第一步,慢慢来,最后肯定能赶上去,以后我随时给你班主任打电话问成绩。”

低头不语的何华宇,使劲点了点头。

最牵挂:村里的“短中长”产业

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成效明显,但仍有短板要补齐

为迎接邵升回家,村里准备了丰盛的午饭。肥而不腻的腊肉、鲜嫩可口的炒儿菜,中间则是满满一盆的清炖乌骨鸡。

“这可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一定要尝尝。”永寿村党支部书记王中富夹了一块鸡肉放在记者碗中。他介绍,目前全村乌骨鸡每年出栏10万羽,五六斤一只的能卖到100多元,不少群众脱贫致富就靠它们。

邵升与永寿村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一起座谈,谋划未来产业发展

同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彪接过话头。“邵书记,我今年又新建500多平方米的鸡舍,可以再养5000多只。巩固脱贫成果,有信心!”

“咱村挣钱的可不止乌骨鸡噻!还有翠冠梨。”喝一口鸡汤润润桑,村里的梨树种植大户黄明均开了腔。“地里刚施完肥,过两天就修枝。”他承包了100多亩的果园,土地流转、聘请村民打工,俨然已经是村里的职业经理人。

刚到村工作时,邵升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研究当地脱贫产业,最终确定了“短中长”的发展策略。短期,指的是乌骨鸡养殖,一年可以出栏3次,当年见成效;中期,是种植翠冠梨,全村3000亩的翠冠梨2018年挂果,今年每亩地可收入1万元;长期则是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这证明咱们短中长的产业思路是正确的。按脱贫攻坚的要求是完成了,接下来还要不要继续发展?”邵升问。

“要!”所有人异口同声。

“乌骨鸡肉质再好,没有品牌不行!”村民代表袁啟云道出了自己的隐忧。

“还有邵书记在村里时一直想修建的冻库,也得赶紧建起来。”王中富抢着说,翠冠梨的一大特点是上市早,如果能修建冻库,不仅可以占据早市,还能占领晚熟市场,彻底实现错峰上市。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个不停,纷纷为村里下一步发展献计献策,饭桌变成了会场。

一番热烈的讨论后,邵升笑呵呵地说,“我这次回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看看产业是否可持续,跟大家伙一起聊聊下一步谋划。”

他认为,永寿村缺的不仅是冷库这种硬件,还有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科技化”的经营思路。“比如说规模,翠冠梨3000亩够大了吧,但是不连片,这一堆那一块,如果全村都连片发展该多少亩?”“再比如科技化,翠冠梨精深加工这块,咱们除了卖鲜果,还可以加工果汁、罐头、梨膏、梨干等,包括乌骨鸡肉的加工、屠宰等,都可以建厂。”

最遗憾:没能去帐篷酒店看一圈

前期规划、征地等工作都已做完,酒店开建时却离任,这次回村弥补遗憾

从永寿村村委会出发,驱车10来分钟,即来到僰人巨石阵景区。这些距今4.9亿年的奥陶纪碳酸盐岩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一种非常古老的灰岩。

景区里有一座帐篷酒店,共7个帐篷18间客房。酒店内装有不少玻璃栈道,栈道下是被保护起来的远古巨石。穿梭其中,仿佛处于天地初开的洪荒时代。

邵升驻村工作期间,全程参与了僰人巨石阵4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景区资源评审都过了,地也征完了,到最后开工建设时,我调离永寿村了。”此后,由于工作繁忙,他再也没回村里看过这片景区以及酒店建设情况。直到这次“大回访”,邵升才第一次探访巨石阵中的帐篷酒店,弥补当初的遗憾。

在邵升对永寿村的长远规划中,端牢旅游的饭碗,一直是他的最大心愿。

“永寿的旅游资源很丰富。”他掰着手指头算起来,每年三四月份,漫山遍野的梨花似雪,煞是好看;7月还有采果节,游客可以入园采摘翠冠梨;每年10月还会举办乌骨鸡节;永寿村三分之一村民是苗族,正月初一是苗族特有的采山节……如今再加上创建4A级景区的巨石阵,打造网红打卡地帐篷酒店,邵升相信,永寿村未来发展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邵升(右)在永寿村任第一书记期间,跟村民一起交流果树剪枝技术(图片由邵升提供)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在我们回访当天,就先后有三批次大巴车开进村。车里坐的都是兴文县的中学生,他们专门来永寿村体验农耕文化。

站在孩子中间,邵升问一个男孩儿,“村里环境怎么样?”

“Beautiful!”兴文县香山中学初二年级的周振楠兴奋地说了一句英文,引得在场老师学生哈哈大笑。这让邵升无比振奋。“看到这些大巴车,我就知道永寿村活了,它绝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某一支队伍撤离而停滞了。”

回访结束前,邵升去了一趟村里的感恩亭,那是2016年永寿村退出贫困村时,村民们自发修建的。站在亭内,可一览村里千亩翠冠梨的壮阔场景。梨树下,一条条红色的观景羊肠小道恰似裙带,在山间林下飘动。感恩亭外挂有一幅村民自己撰写的对联,“感党恩跟党走不忘初心,乘国是奉国策继续前进”。

无论邵升是否再回来,确定无疑的是,摆脱贫困的永寿村都会朝着乡村振兴的方向,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