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李欣忆

进入初冬气温骤降,但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仍是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站在村委会广场,战旗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杨勇指着广场对面正在建设的酒店说:“明年估计就能建成,村里的酒店数量将达到4个。”

2018年2月,总书记来到战旗村考察,要求战旗村在乡村振兴中建设好新农村。两年多来,战旗村迎来飞速发展,以全新的面貌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

“以前别说建这么多酒店了,就是家用电器都带不动。”杨勇感叹,电力先行为战旗村的腾飞注入了不竭动力。

“尾巴电”变“稳定电”,乡村振兴电力要先行

走进战旗村,绿色能源方式随处可见——村口停车场建有标准化充电站,6个充电桩每天可为村里30多辆电动观光车和私家车充电;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多功能厅采光屋顶铺上了330平方米的光伏面板,建成光伏发电一体化电站,年均发电量近4万千瓦时;推进电能深度替代,榕珍菌业、汇菇园等农产品企业实现加工、保鲜、包装、传送“一条龙”产业链的电能替代,村里还有不少企业“煤改电”、“气改电”……

这些绿色能源方式都离不开电力。“过去我们这儿属于‘尾巴电’,电压不稳,空调什么的经常带不动。”战旗村村民金大伟说。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战旗供电所所长张望证实了这一说法,他给出一组数据——正常电压是户均容量2.5千瓦,而过去战旗村的户均容量不到1.5千瓦,供电可靠性很低。

几年前,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在战旗村启动农网改造项目,投资490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12公里、低压线路8.8公里,配电变压器17台,战旗村的户均容量上升至2.6千瓦。“如果没有电力保证,发展产业无从谈起。”杨勇说,这几年战旗村引入多个酒店、企业,还在规划建设电影院,届时将是全省首个拥有电影院的乡村,“电网建设走在前面,让我们发展产业的动力和底气都更足。”

美丽的战旗村

中延榕珍菌业是位于战旗村的一家台资企业,最近,他们正在计划增资1.5亿元,建设新的全自动化工厂和农旅项目。公司董事长助理徐健哲告诉记者,过去因为线路老旧,经常刮风下暴雨导致停电,“我们杏鲍菇的菇房全靠空调保持恒温,停电最要命。”后来实施了线路的绝缘化改造,电网更坚强,再也不用担心停电的问题,对增资扩大产能也更有信心。

“提前做好政府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的电力场景设计非常重要。”国网成都市郫都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冉彪认为,电力场景设计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部分,应该提前做好,他们在省内首家实现县供电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政府七大类27个项目,针对郫县豆瓣等川菜产业、冷链物流、田园综合体、农业科技孵化等,发挥电力助推器动能,推进“一二三产互动,上中下游融合”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政府落实锅炉电能替代专项补助150余万元。

电力专属服务坐席进村,探索电力服务均等化

在战旗村核心区域步行街,有一个电力24小时无人营业厅很是显眼,里面摆放着3台自助设备,这个省内农村地区首个24小时无人营业厅,可以让村民享受24小时用电缴费、业务查询办理等业务。

省内农村地区首个24小时无人营业厅

除了硬件设施的投入,如何实现电力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跟城市一样的电力服务,战旗村的探索也值得一说。

国网成都市郫都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冉彪介绍,他们的电力专属服务坐席,每周一都会在村广场的便民服务站坐班,村里的企业和村民有任何用电问题,都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专业人员。截至目前,已累计受理用电类咨询64笔,现场办理用电业务105笔。作为落实网格化服务,建立政电融合机制的举措,电力专属服务坐席进村,让村民感受到了真正的贴心服务。

战旗供电所还落实“三级客户经理制”,依托台区经理,结合政府平台集中推广及逐户上门推广两种方式大力推广网上国网APP,并协助用户注册绑定成功,借助APP平台实现掌上办电、查询功能,村民可以在手机上足不出户办理大部分用电业务。目前,战旗供电所辖区推广绑定网上国网APP用户超过1万户,覆盖率21.05%。

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屋顶光伏面板

“明年战旗村的配电网投入将更大。”张望这句话,给战旗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杨勇吃下了定心丸。国网成都市郫都供电公司将深化战旗片区的配网自动化改造,目前已实现战旗片区配网线路自动化全覆盖,基本实现故障的快速反应、故障点快速定位等功能,大幅降低了故障跳闸的巡视难度和停电时间。下一步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遥测技能、遥信技术,构造完善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提升线路手拉手的联络能力,形成配网环网,实现战旗片区的配网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使配网始终处于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状态,提升供电可靠性。同时,战旗村核心区域智慧用能方案也将进行优化提炼,采用用户端、配变端传感器结合后台系统分析,实现对用户用能、安防的一体化监控预警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图片由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