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碧红 发自重庆

“味道、口感都差不多,这样就很容易接受”

“以前只晓得都是麻辣味,但是具体有哪些产品就搞不清楚了”

“广元、宜宾这些地方都去耍过,吃的东西不少,味道也不错”……

11月26日,重庆观音桥商圈,临时搭建的十余个展销大棚前围满了选购商品的重庆市民。“川货全国行·重庆站暨川渝好物进双城活动”的第二阶段活动——特色川货进商圈的举办首日,没有刻意宣传的活动却在这条购物街上成为了“人气王”,这令不少参展的四川企业感到有些意外。

老品牌最受欢迎

但消费者对品牌认知普遍处于较早阶段

从成都绿茶、宜宾红茶、乐山花茶、雅安藏茶等特色川茶,到德阳猕猴桃、广安龙安柚、泸州干桂圆、甘孜高原苹果等有机水果,再到成都赖汤圆、泸州黄粑、宜宾燃面、阿坝牦牛肉等风味小吃,重庆观音桥商圈里,四川90多家企业集中摆展,颇有些变“客场”为“主场”的氛围。

参展的商家不少,来的消费者也不少。尽管上午10点活动才正式启动,但各展位前已经率先夺开局面。

赖汤圆,是此次参展的老字号企业代表之一。汤圆粉子、汤圆心子、速冻汤圆等赖汤圆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受到了重庆消费者的喜爱。

“赖汤圆品牌的市场知晓率较高,重庆消费者的接受度、认可度也相对较高。”成都市饮食公司赖汤圆食品厂副总经理赵懿介绍,摆展半天时间销售十分火爆,完全来不及对具体销售额做统计。

但赵懿也发现,大多数重庆消费者购买的产品都集中在汤圆粉子和汤圆心子等产品中,而速冻汤圆销售却一般。他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赖汤圆的速冻产品较其他品牌更晚进入市场,市场占有率不高,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消费群体对赖汤圆的品牌认知还停留在最早、最传统的产品领域。

目前赖汤圆在重庆市场的年销售额约1000万元,赵懿认为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很多重庆消费者对赖汤圆的品牌认识还停留在’成都名小吃’的阶段,相信随着深入拓展重庆市场,能够得到更多重庆消费者的喜爱。”他分析认为,年轻消费群体将是未来的增量部分。

市场重塑

曾被忽略的最近异地消费市场潜力可期

去年首次以线下方式全面入驻重庆市场,一年时间,销售额就突破1000万元,一举冲进重庆特产市场前三名。很难想象,这个案例的主角,竟是王老五花生酥及旗下产品狗屎糖、黑芝麻酥等。

当天摆展现场,王老五区域主管任艳感到很轻松,因为此次参展,她将更多重心放在了品牌推广上,销售反而是其次。

“王老五从内江发家,打开四川市场后,就将市场目标放在了北上广等地,没想到进驻重庆市场反响会这么好,已经成为除四川以外的第二大市场了。”任艳分析认为,主打地方特色产品的王老五之所以业绩突飞猛进,与重庆旅游市场逐步火热密切相关,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成渝的加速融合。

任艳表示,尽管目前王老五在重庆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推动产品进特产店、进商超、进社区,市场占有率将越来越高。

实际上,对于推动川渝企业相互深入双方市场,川渝两地政府和协会付出的努力也不少。重庆市四川商会会长刘达平坦言,川渝分家20多年来,重庆消费市场对众多的川货品牌形成了陌生感。为了加大两地市场互动,今年9月,重庆联合宜宾筠连县在重庆举办了月饼节。

“当时不少商家都担心月饼能不能卖出去,结果谁都没想到,一个星期就销售出去上百万元,网络点击量300多万人次。”在刘达平看来,川渝两地消费市场基础牢固,通过政府搭台唱戏,将成为两地市场协同的又一催化剂。

不过,正是因为口味喜好、文化、产品相似相近,也有不少企业担心同质化竞争是否会愈演愈烈。在四川省供货商协会秘书长张强看来,尽管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不可回避,但这也意味着机会同等。

“喜好、文化、内涵相近,说明川渝两地市场最接近,这意味着两地消费者对双方产品的接受度高。”张强表示,川渝两地交通往来便利,物流成本相对较低,只要企业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在“双城圈”模式下,企业将会迎来各自的发展机遇。对于未来,他认为,尤其是适销对路的,小规模、个性化的企业产品,或将迎来更大空间。

瞄准重庆市场,“川货全国行”未来还有将哪些新特色、新亮点? 四川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刘祥超对此表示,从扶贫好物到优品精品,未来四川省商务厅将更加有针对性的瞄准重庆消费者的喜好和市场接受程度,精选四川有实力、有品牌、有特色、有品质的名优特新商品企业进入重庆市场,在市场化道路上,让川渝市场融合更加顺畅。